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保护现状堪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走近十八座呈扇形分布于陕西关中北部的“关中唐十八陵”,仿佛置身于一本厚重的史诗中。在这里,能感受到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封建王朝的遗韵;在这里,能寻找到“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开元盛世的踪迹;在这里,18座帝王陵就是18座写着唐代兴盛、动乱、消亡的城。

 

  时间快转到现在。屹立千年的“关中唐十八陵”现状如何?而针对其的保护又有何困局、如何解局?为进一步了解情况,人民网兵分多路,历时一个月时间进行了走访、调研。

 

  历史的化石:一座陵就是一座城

 

  夕阳映照在塬上,给唐献陵镀上金色的余晖。

 

  走在陕西省三原县徐木塬上,清风拂面,树木苍翠,望着气势恢宏的陵墓,俯仰之间,仿佛就是千年。陵墓中,长眠着大唐帝国的开创者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献陵是李世民为其父亲李渊修建的,献陵仿制汉陵规格,为封土陵。自李世民开始,唐代帝王们从节省开支和保障陵墓安全角度考虑,开始依山建陵,于是唐代大多数陵墓沿着关中北部的山脉、自乾县的梁山向蒲城的金栗山依次排开,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唐代陵墓群。

 

  陕西考古研究院隋唐考古专家张建林长年主持陕西唐陵大遗址保护的考古调查项目,对于唐陵的研究比较深刻。在他看来,唐代帝陵经过几代探索,在乾陵建造时确立了唐代自己的帝陵制度。唐代帝陵陵园设计理念、布局、陵园石刻的配置是古代陵寝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唐陵对外辐射影响最大,其模式为周边其他少数民族的王陵修建提供了参考样式,吐蕃王陵、突厥可汗在突厥建的可汗陵,朝鲜半岛新罗王陵都是在仿照唐代帝王陵墓形式的基础上建成的。此外,唐陵的石刻是中国陵墓石刻发展的一个顶峰,从体量、气势、造型、种类上看,唐陵石刻都可称为古代陵墓石刻之冠。

 

  在乾陵、桥陵、建陵、崇陵可以看到大量的石刻,造型优美、气势恢宏。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生动逼真的文官武官石刻,雕刻精美的翼马、鸵鸟,威武挺拔的华表,这一切都展示着1600多年前那个恢弘时代的威严。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名的唐史研究专家。在他看来,分布于关中平原北部的一座座唐陵是大唐帝国的一个缩影,集中地反映了唐代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唐陵是现代人了解唐代的一个窗口,是留给当代乃至后世难得的历史财富。

 

  “唐十八陵的陪葬墓等级都非常高,出土文物丰富,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民族关系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保护好唐陵对后世而言,意义特别重大。”王双怀坦言。

 

  对于唐陵的价值,多年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理解最深。提起唐陵,周魁英如数家珍。他所理解的唐陵不仅包含封土和石像,“唐陵是陕西文化中特色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每座陵园都是个庞大的建筑群,最核心的部分是封土及封土下的地宫,除此之外还有内城、外城,每个陵园都有献殿、乳台、阙楼,一座陵就是一座城,而不是一座孤零零的封土,陵区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共同构成了唐陵这一座座历史珍宝。”

 

  现实的忧虑:有些地面文物正在消失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历史、自然以及人为等诸多原因的存在导致陕西十八座唐帝陵中大多数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陵墓离生活区过近、陵墓封土垃圾较多、石刻缺乏有效保护、旅游发展与陵墓保护情况不协调等问题随处可见。

 

  在礼泉,唐肃宗的建陵,由于历史久远,神道已成了一个很深的沟壑,周围的村民沿沟壑两岸居住,陵墓两边的石像有的矗立在村民门口的麦地里,有的在村民的家门口。村民生产生活对陵区文物影响的痕迹较多,这给文物保护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泾阳,唐德宗的崇陵,石像离群众的生产道路很近,老百姓的农用车辆来来往往,很容易剐蹭到石像。

 

  在唐十八陵中旅游发展较好的乾陵,我们发现,石刻与游人之间没有任何隔离措施,时不时有游客随意触摸石刻,细观这些石刻,人能够得着的地方已被磨得光滑,特别是特别是六十一国番臣石像,该石像上有字的地方已被游人触摸得字体不清。

 

  而在献陵、端陵、庄陵、靖陵这四座封土陵,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游人能随意登上封土顶,致使封土上垃圾遍地。

 

  在唐中宗的定陵,凤凰山两侧的山体因采石破坏严重,陵区石刻损毁也较为严重。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据史料记载,章陵、定陵等唐陵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就遭到了破坏,特别是近代以来,不少唐陵又遭受了严重的损毁。

 

  采访中,当地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由于县域划分,有些唐陵处于两县共管的情况,这一情况不利于陵区的统一管理。比如唐贞陵陵园地跨泾阳、淳化两县,唐崇陵陵园横跨泾阳、三原两县,高祖李渊献陵陵区地跨三原、富平两县,地域划分不一、管理分散为唐陵保护增添了不少隐患。

 

  目前,唐陵地面留存最珍贵的文物当数石刻。唐陵石刻材质是石灰岩,现在的酸雨对石刻影响比较大,夏天太阳暴晒突然阵雨浇淋也容易对石刻产生伤害。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对石刻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很有必要,总比放在露天任由风化强。

 

  对于唐陵的保护,多年关注唐陵保护工作的王双怀教授用“心寒”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王双怀认为,目前唐陵保护状况堪忧,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地面文物以及帝王陵墓陪葬墓破坏比较严重,帝王陵园地面遗迹基本没有得到保护,有些甚至正在消失。

 

  王双怀说,许多陵墓的石刻破坏比较严重,尤其是有些陪葬墓的石刻等级非常高但是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还有过去曾经发掘的帝王陵墓比如李宪墓,发掘之后反而破坏比较严重。

 

  “桥陵里面的息国公主墓、代国长公主墓碑,都是唐玄宗亲自书写的,这么好的墓碑没有得到很好保护,有的断作两节在田地里面斜放,还有些地面上的石狮都没得到很好保护,让人很痛心。”王双怀告诉我们。

 

  保护困局:“小马拉大车”的文保护模式值得商榷

 

  在王双怀看来,唐陵在保护方面没有一个严密的制度,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是唐陵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乾陵,被称为唐陵之冠,地面、地下文物非常丰富,乾陵管理经历了由陕西省下放到咸阳市再下放到乾县的历程。王双怀告诉我们:“唐帝陵管理下放级别越低,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就越低,地方很难兼顾唐陵保护。有些帝王陵墓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没有专人负责,只划了保护边界,任由自然和人为破坏。从干部到群众对唐陵保护意识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自觉保护唐陵的观念,这是唐陵保护存在的现实问题。”

 

  “唐陵保护的关键是要提高认识,做好当地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工作。”张建林说。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唐陵保护的核心是要保护遗址,保持地下和地上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周魁英看来,陕西文物部门已经为保护唐陵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法律保护,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规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唐陵的法律保护规定。其次,通过编制唐陵保护规划使得唐陵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按照文物法规定完善唐陵的四有工作,即保护范围、保护标志、记录档案、专人管理,通过四有来实现对唐陵的保护。此外,设立文物管理所、聘请群众文保员让文物保护落到实处。在专业保护方面,陕西省文物局为每个唐陵划设遗址保护范围和监控地带,保护其完整性。并通过考古勘探将每个唐陵的地上地下文物遗迹分布情况搞清楚。

 

  然而周魁英也坦言,石刻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如何防止石刻风化、腐蚀是各国文物部门最头疼的问题。陕西省文物局正在组织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摸索石刻防风化的技术难点,积极探索石刻保护的方法。目前,针对唐陵石刻的扶正复位,加固基础、围栏保护工作已在富平、蒲城等地实践。

 

  采访中,考古专家张建林建议,各级文物部门应当认真落实法规,把措施落到实处,做好地方干部和村民的教育工作。提高村民对唐陵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应当把唐陵保护纳入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中,作为考核政府和地方官员政绩指标的一个内容。针对每一个陵制定一个文化保护规划,作为保护的依据,一旦规划出台,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必须按照规划来做。

 

  本网在实际走访中也发现,针对唐陵保护,虽然县一级政府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远远不够,县级政府“小马拉大车”的文物保护方式是否适合唐陵这种国宝级文物还有待探讨。虽然唐陵目前除靖陵外其余帝陵都设有文管所,文管所基本由1-3名工作人员和数名群众协管员组成,但经费缺乏、人手紧张是文管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多数文管所没有专门车辆,单靠少量的工作人员和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群众协管员,难以为陵墓提供长久的安全保障措施。以贞陵为例,贞陵文管所所长李涛告诉我们,贞陵范围大、文物多处于山上,每次文物巡查都需要徒步上去,来回耽搁在路上的时间得五个小时,体力精力消耗很大。

 

  其他陵面临的问题也和贞陵相似,唐陵面积普遍都比较大,除了四个封土陵之外,其余陵墓依山为陵面积都在数十平方公里以上,比如太宗昭陵陵区面积就在200平方公里以上。陵区面积大、200多个陪葬墓分布分散、巡查道路崎岖,仅靠几个文保员根本无法照顾到陵区的角角落落,文物安全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实际采访中本网还了解到,目前的群众文管员大多由当地村民兼职担任,普遍年龄偏大、待遇较低,每月从文物部门拿50元到100元不等的补贴(各地情况不一),文管所经费普遍不太充足,设备比较落后,这些是陵区田野文物保护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难解的出路: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齐步走”?

 

  目前,唐陵保护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唐陵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矛盾。唐陵地处的陕西乾县、礼泉、泾阳、三原、蒲城、富平六县经济发展情况在陕西处于中等水平,关中十八陵大都靠近关中北部山区。唐陵所在的山体多为当地生产水泥原料区,为了保护唐陵,当地忍痛砍掉了很多水泥产业和其他工业项目,同时要求唐陵范围内村民不能发展与唐陵保护相悖的生产活动,比如种植根系较深的作物,发展设施农业等,并且这些地方多靠近山区,“干旱少雨、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等综合因素造成唐陵所在村庄长期贫穷。

 

  “旅游和保护应该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通过文物保护和利用把文物点做成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带动文物保护,带动周围老百姓致富,让老百姓享受到文物保护带来的好处。”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认为。

 

  据了解,陕西文物部门正在推行文物旅游扶贫项目,陕西省文物局已经组织编制《汉唐帝陵文物旅游交通线路规划》并报陕西省政府准备实施,通过旅游道路建设将每个唐帝陵用道路连接起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具体针对每座唐陵,陕西省文物部门正准备实施“一村护一陵、一陵带一村”的唐帝陵保护发展计划,通过唐陵的发展带动周围村民脱贫致富,寄希望于致富的农民反过来促进唐陵保护。

 

  唐十八陵在文物保护与发展遇困的局面下出路何在?长期从事旅游研究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认为,目前田野文物没有形成景区,保护主要靠财政拨款,很难形成成熟的保护机制,过去“一个老头一条狗”的管理体制早已过时。当务之急应当建立适合唐陵发展的文物保护机制,增加新技术手段,确保田野文物安全。

 

  “陵墓文化做旅游难度比较大,陕西汉唐帝陵除了乾陵、茂陵、昭陵外其他陵墓旅游发展难度很大,都是土包和石刻,一个土包又一个土包。除了文物发烧友外没有人会把十八个陵挨着看完。”张燕说。

 

  “帝王陵墓最初修建的目的不是为热热闹闹搞旅游的,是帝王死后的葬身之所,供人们凭吊的。陵墓是个肃静庄严的场所,热热闹闹的旅游并不合适。而且即使专业人士也未必能挨着看完。新时代,为了合理利用资源,适当做些旅游开发也未尝不可,但是唐陵大规模做旅游的条件不成熟。”张建林坦言。

 

  唐十八陵保护情况堪忧,当地经济发展和大遗址及文物保护的矛盾突出,这些问题不仅是困扰文物部门的的难题,同时也在考验相关部门的管理智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