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陶的发展

在中国,以陶质黏土原料制作建筑材料和用具是很早的事。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四公里大朱庄的平凉,发掘了一处内涵十分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面积有五万多平方米。

  在中国,以陶质黏土原料制作建筑材料和用具是很早的事。在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四公里大朱庄的平凉,发掘了一处内涵十分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面积有五万多平方米。在属于城址南门门道的路土之下0.3米的地方,发现残存五米多长的陶排水管道。这些陶排水管道的排放法是:在门道下挖一条北高南低,上宽下窄的沟渠,上宽及深各约0.74米,沟底铺一条陶排水管道,其上再并列铺两条陶水管道,每节长0.35—0.45米,直筒形,一端稍细,径为0.23—0.26米,一端较粗,径为0.27—0.32米,均为轮制。外表拍印篮纹、方格纹、绳纹、弦纹,个别为素面。每节小口朝南,套入另一节的大口内,如此节节套扣。从整个管道看,北端稍高于南端,宜于向城外排水。管道周围填以料礓〔jiang江〕石和土,其上再铺土作路面。经碳十四测定年代,文化遗址为距今4130±100年,或是4355±175年,古城为4355±175年。如果按照目前考古界部分人的观点认定的河南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那么这批资料就说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城,并有了烧制良好的陶质排水管道。如果像另一部分人主张的应属夏文化的范围,那么这些建筑用陶则是夏代制作的,笔者倾向于后者,因为它的地理区域和年代均在夏的范围和纪年之内。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商早期大型宫殿夯土基址内,发现埋设有互相套接的排水陶水管。陶质为泥质黑灰陶,胎质细腻坚硬。形状和上面叙述的一样。管长约42厘米,粗端口径约14.4厘米,细端口径约13.5厘米,壁厚约1.02厘米。饰细绳纹。同类陶水管在郑州洛达庙遗址中也有出土。

  河南郑州商代制陶手工业作坊遗址中曾出土过一件商代中期的陶水管,形制和上述一样。安阳殷墟曾发现过不少陶水管,属商代后期,形制有三种:第一种,与前述一样,一头大,一头小;第二种,两头一样粗,圆筒形,通长42厘米,口径与腹径皆为21.3厘米,壁厚1.3厘米。第三种,圆筒形,中间部位凸出一个圆形管口,管口的直径和两端的口径略同,像现代的三通管,纵横两条陶水管道作丁字形相交使用。

  进入战国以后,陶水管就更加完备,在河北燕下都、陕西栎阳、咸阳、湖北江陵纪南城和河南登封、新郑等当时的都城、城市遗址都有发现。一般作圆管形,一头大,一头小,大小相套,组成一条输水管道。有的形制很大,与井圈相似,也是大小相套。为了装置互相贯通的纵横两条水管道,也有丁字形三通水管。另外还有断面作三角形或五边形的陶水管,是大型建筑物巨型排水管。燕下都发现的陶水管做成睁目张口的兽头形。秦都咸阳发现很完备的陶制排水设备:地面上有接水池,池似圆锅形,承接落水。池心有漏斗,漏斗下接圆形直角弯头与水管道相衔接,可把水送到较远的地方。以后各个时代都有陶质的或瓷质的输水、排水管道,只是越做越精细,越做越科学。

  建筑用陶最重要的成就是在西周初期创制出了板瓦、筒瓦和瓦当。

  瓦类制品以泥质灰陶为主,也有少量泥质红陶,质地一般比较粗。制作方式,先做成圆筒形坯,然后切开。如果用切割工具将一个不大的筒形坯切成两半,就是筒瓦。如果把一个比较大的圆筒以三等分切开,就是板瓦。根据使用的需要,圆筒坯体必须做得一头粗大,一头略小。为了使瓦在屋顶安放平稳,做好之后,趁湿在瓦坯内面中间或靠近一端处粘接上一个圆锥形瓦钉或半圆形瓦鼻。有瓦还得有瓦当。瓦当是在筒瓦的窄端加上一个堵头。瓦当有全瓦当为圆形,半瓦当为半圆形。一般为素面,也有装饰简单图案的。在有草泥的房顶上,将瓦钉插入泥内,或用绳子穿入瓦鼻内绑在椽子上,铺盖结实。两种瓦的使用:板瓦是平铺在屋顶上,筒瓦是扣在两行板瓦之间。有瓦当的筒瓦用在房檐的边缘处。春秋时期筒瓦和板瓦质量有所提高,最明显的是瓦钉和瓦分离,制作时分别制作,将瓦钻一个洞,使用时将瓦钉插入小孔即牢固了。筒瓦和瓦当一端出现了稍小于瓦头的榫头,有榫头就保证两个筒瓦相接处更为吻合。以后各个时代的瓦,包括琉璃瓦,都是沿着这些形制发展起来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