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北京的迎新庙会、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潍坊的风筝制作、东北二人传表演,都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荆州作为历史名城,也必须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着力打造自己的文化符号……”7月20日,在湖北省荆州市政协的知情咨政圆桌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张大香围绕保护传承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建议。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护、传承、利用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市政协高度关注的重点。今年初在市政协全会上,宋兆菊、丁功顺等多名委员提出提案,建议保护传承好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随后召开的市政协主席会议上,这一提案被确定为今年10件重点提案之一,并报荆州市委列为专题协商的重点。4月27日,市政协带队组织委员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进行专题视察调研发现,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社会各界认同参与程度不高、顶层规划设计不够、保护政策碎片化、法律保护缺失、资源配置乏力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此次圆桌会议上,10名来自相关领域的委员、专家学者与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发改委、文新广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一起,共同就问题协商解决办法。

  “荆州的楚绣、髹漆工艺和铅锡镂刻等手工技艺具有世界影响,荆河戏、楚剧、荆州花鼓戏、挑担围鼓、马山民歌、楚地婚俗等被誉为民俗、艺术的活化石。”丁功顺委员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以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非遗保护的核心问题是搭建传承平台。”对此,许小兰委员建议:“创建非遗传承基地,打造院(荆楚非物质文化传承院)+坊(十八匠工作坊)+中心(荆楚手工艺产业研究中心)+公司(湖北十八匠文化发展投资公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委员们先后围绕高端定位非遗发展规划、培育非遗市场主体、做强非遗文化产业、优化非遗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创新非遗发展体制机制等提出25条建议。市发改委、财政局等市直部门负责人也现场表态:将根据委员建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文化发展纲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政策支持资金足额到位,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帮助解决资金困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