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蛟”与“哭荆”花钱
该钱质地黄铜,圆形方孔,直径5.6厘米,穿径0.6厘米,厚0.3厘米。钱币正面为周处斩蛟图:只见一位身强力壮的武士手持利剑,正在与一张牙舞爪、兴风作浪的恶蛟搏斗。
前些年,笔者赴农村调查古文化遗址,偶然在一位老农家中发现并收藏到一枚硕大而纹饰又少见的大花钱。当时对钱上的纹饰图案不甚了解,后反复查阅钱币资料,方才知晓,它是古时周处斩蛟与田氏兄弟哭荆图大花钱,富有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令人爱不释手。
该钱质地黄铜,圆形方孔,直径5.6厘米,穿径0.6厘米,厚0.3厘米。钱币正面为周处斩蛟图:只见一位身强力壮的武士手持利剑,正在与一张牙舞爪、兴风作浪的恶蛟搏斗。钱币背面为田氏兄弟哭荆图:画面中兄弟二人正准备锯树,另有一人在旁哭泣劝阻的模样。两面图案生动,形象逼真,制作工艺精细,堪称花钱中一枚佳品。
据考证:周处斩蛟的故事,起源于西晋。据西晋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载:周处系晋代义兴郡(今浙江绍兴)人,从小力大过人, 又不学好,专干坏事,作恶多端,人们对他恨之入骨。有一年风调雨顺,年景甚好,但乡里人却高兴不起来。周处见了觉得十分奇怪,便问一位老人:“今年年成那么好,大家为何不高兴?” 老人当即直言相告:“三害不除,老百姓怎么高兴得起来?”周处又追问:“哪三害?” 老人回答说:“南山白元虎是一害,山中长蛇蛟是二害,再加上你,就是三害。”周处听罢大吃一惊,知道自己过去所作所为,遭到人民怨恨。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为民除害,立即上山刺虎,下水斩蛟。自己改邪归正后,还去拜陆玑、陆云为师,发奋读书,后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材。一时成为佳话。
“田氏兄弟哭荆”的故事,据梁人吴均撰的《续齐谐记》记载:京城有田氏兄弟三人,共议分家时,屋前有一棵高大的紫荆树,便共同商议锯成三段分掉。当他们正准备锯树时,树突然要枯死。兄弟三人一见大惊。于是其兄劝阻说:“树本同根,如将它砍去来分,真是人还不如木也。”两个弟弟听了此话后,感动异常,哭泣不已。遂一致同意不砍,兄弟重归于好,树也马上枝繁叶茂起来了。
这枚“斩蛟”与“哭荆”故事图案的花钱,再现了历史上人们知错改错、弃恶从善、团结友爱的典故,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即使在当今弘扬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仍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值得珍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