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香筒“丑”之美
《庄子》里记述有一棵大栎树,它的树阴可以遮盖几千头牛,树身有百丈宽,比山顶还高出十来丈,光能造船的树枝都有十来根。可是这棵树是“不材之木”,“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槾,以为柱则蠹”,简直一无是处。
《庄子》里记述有一棵大栎树,它的树阴可以遮盖几千头牛,树身有百丈宽,比山顶还高出十来丈,光能造船的树枝都有十来根。可是这棵树是“不材之木”,“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槾,以为柱则蠹”,简直一无是处。不过,在木匠眼里无用,未必就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它可以乘凉,可以登高,可以望远,“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何其美哉!图中这根清代黄杨木作品,在木匠眼中,原本就属于此等“不材之木”——其“长相”极其丑陋,又布满虫孔和虫洞,还有许多木瘿,要制作家具太细,制作木雕不成形,做成支撑不结实。谁知,经过工匠奇思妙想,竟然制成了一只香筒。
香筒高25.5厘米,口径8.7厘米,为中空的圆柱形,上下两端各配有圆台形的筒盖和底座,直径为10.5厘米。香筒浑身上下有许多不规则的孔洞,正是根据黄杨木自身所长的树瘿、树孔和树洞制成。它们小的直径仅有0.5厘米,大的有4.7厘米,总共有30余处。其实,这只香筒上因为孔洞的聚集而形成的图景便有意模仿太湖石和珊瑚石,以其奇形怪状、丑陋狰狞、峥嵘嶙峋,而展现出别样的艺术之美。其实在这根黄杨木上,原本并没有这么多孔洞,只不过制作者因材成型,根据上面遍布的孔洞而刻意营造出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香筒是我国的一种古老工艺品,不仅在我国,在韩国、日本也很常见,是净化空气用的,在古代也是一种祭祀用具。在古代,根香较少,那时多为香料,而盛放香料的另有器具,便是香盒。香筒类似于香薰,把香料或者香味比较浓厚的花朵放在香筒之内。香筒一般为镂空雕,所以,香气便通过这些孔洞飘散出来,使得室内芬芳馥郁,香气扑鼻,暗香浮动,浓香漂浮,这样一来,便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当然,对于图中这只香筒来说,可以盛放成块的香料和整朵的鲜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