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部署“十三五”文化产业 发展九大重点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再上台阶。”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说。

  “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有数字显示,5年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105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5829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从2.75%上升到3.82%.

  “在看到有利形势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雒树刚说,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还不够大、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还不强、结构布局还不够合理、供需不够平衡、高端人才相对短缺、市场环境有待完善,部分政策有待细化落实,文化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雒树刚说,“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要落实九项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抓紧编制出台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互联网+”,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基于高新技术应用的新型文化业态。

  三是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布局。要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各地走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四是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把文化产业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加强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专、精、特、新”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五是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扎实推进文化产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平衡。

  六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加快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提供资金支持。

  七是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从改善发展环境、强化公共服务、提升规模效益这三方面入手,不断夯实对外文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八是优化文化市场环境。着力完善多层次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九是强化人才培养和扶持。以高端创意设计、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