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拥抱”年轻人

  近日,一则故宫宣布与腾讯长期合作的消息,让笔者身边原本很多对传统文化不甚关注的年轻人分享了相关动漫链接。近年来,故宫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方面下了大功夫,尤其在衍生品设计和新媒体支持方面,融入诸多时尚年轻的元素,受众面得到有效拓宽。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传统文化传承单位和机构努力的方向。事实上,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看上去那样简单、容易。究其原因,一方面,没有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年轻人快速变化的欣赏口味与审美难以捕捉;另一方面,一些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体思想保守或存在局限,对新兴时尚元素难以形成全面了解认知,与其有效对接自然无从谈起。

  在这一点上,故宫就做得不错。它对年轻群体的需求作了充分调研,无论是最时髦网络流行元素的大力运用,还是直播等热门技术手段的快速变革,可谓把准了年轻人的“脉”,与腾讯的携手更体现了用优秀传统文化“拥抱”年轻人的决心。

  然而,当下文化艺术领域不少单位和机构的做法中,老套内容加上一丁点可有可无的时尚“作料”,这样“拥抱”年轻人的举措看似花哨,却浮于表面:有的文艺院团要创排接地气的作品,却始终跳不出陈旧的老套路;有的非遗项目要创新传承方式,运用的却是早已过气、不为年轻人关注的想当然的时尚元素……

  此外,这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真正懂行人才的匮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是文化消费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中很多人也富于创意、精于创新、善于实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忽视他们,更离不了他们。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