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保护 改变西安市民生活
汉长安城遗址里的虞美人开得迎风摇曳、姹紫嫣红,蒲公英银华满地,浪漫清新,花已经成了这里的“代言人”。如今,汉长安城遗址区的环境变了,人们的生活也跟着变了。
鲜花竞相绽放
千年遗址成了市民公园
去年夏天,众多市民来到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欣赏数百亩竞相开放的虞美人。那时汉长安城遗址区里各色的虞美人组成了缤纷的花海,市民纷纷由衷赞叹:“美得让人窒息。”
今年,市民陈科文在花开的季节又一次来观赏虞美人,令他意外的是这里的虞美人变成了蒲公英,同一个地方从浓墨重彩的贵气十足变成了恬淡怡人的文艺小清新。
陈科文记得,去年他在遗址区里看到了数百亩鲜花连成一片海洋,粗略数了数大约有30多种颜色,其中不少是一片花瓣几种颜色相间,艺术感十足,美得让人过目难忘。今年因为惦记虞美人的美丽,他再次来到遗址区,没想到连片的蒲公英也让人陶醉其中。陈科文说:“以前这里是各方面都跟不上城市节奏的农村,现在这里成了西安最美的天然花园。”
除了赏花,还有很多汉服爱好者在花开的季节来这里拍实景的汉服照。汉服爱好者赵晁艺曾不止一次来这里拍汉服照,在他看来,穿着汉服走在这里,连骨子里都透着自信。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毛新亮说:“这座满载着西汉王朝强盛辉煌的都城被多个朝代所沿用,西汉之后,又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共10个王朝在此建都,实际使用近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由于汉族、汉人、汉语、汉字等概念均诞生于此,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汉文化的原点、汉民族的精神家园。”
全市人均绿地
因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增加1平方米
站在巍峨的汉代未央宫前殿遗址上,极目空旷壮阔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阡陌交通已恢复为汉代原状,路之外是满目皆绿的盎然之意。
为了保护大遗址,遗址区的村民迁出去了,房屋拆除了,企业也迁走了,空出来的地方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把这里改造成了连片的绿地,再加上种植了各类果树和花卉的土地,这里的绿化面积达到了30.3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城址区的六成多。毛新亮介绍:“未来这里要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当然公园的建设绝对要优先服从考古和保护的需要。”
汉长安城遗址区内还将严格依据考古研究成果,恢复西汉时代的沧池、明渠和护城河等,让其再度发挥收集场地雨水、植物灌溉、调节局部气候、调蓄汛期洪水的作用。当然一定量的考古项目展示,也将让来此参观的市民和游客进一步了解汉长安城的格局和历史意义。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席正赢介绍,下一步整个汉长安城内还将最大范围地进行绿化,以改善遗迹本体的保存环境、遗址的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而绿化的位置、程度甚至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都要求符合保护和展示的要求。
而未来汉长安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也会严防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的出现,而是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目前未央宫遗址区内已经栽植各类树木5万余株,播撒草籽260万平方米,已经完成的绿化面积近600万平方米,不算郊县人口,全市人均绿地因此增长了一平方米。”席正赢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