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解密:当代艺术家为何大批使用工作室助手
杰夫·昆斯向来在雇用助手方面毫不避讳,图中他的工作室助手正在“打造“他的作品。图片:by Andrew H. Walker/Getty Images
在如今这个以市场主导的艺术世界中,艺术家在工作室内独自一人创作的浪漫景象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艺术圈中大受追捧的是杰夫·昆斯(Jeff Koons)11英尺高(约3.35米)的气球狗和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10英尺高(约3.05米)的巨型蜘蛛雕塑,频频出现在佳士得或苏富比某场盛大拍卖开场前的室外。
现在的艺术家工作室就是一个大型的操作间,许多助手受雇于此来协助大型艺术作品的创作。
事实上,艺术家雇用多名助手的方法可以追溯到大型艺术作品颇为盛行的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在1508-1512年间在梵蒂冈创作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的天顶画时,就是由他的助手帮忙绘制了背景。其他艺术家如彼得· 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伦勃朗也是如此。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艺术家一直都会有助手的帮助,只是这一现象并非罕见而已。
16世纪时,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时得到了助手们的帮助。图片:Courtesy of Wikimedia Commons
但正是安迪·沃霍尔在上世纪60-70年代所采用的那套将艺术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制“做法,让大家逐渐接受了助手从仅参与少量创作,到全面参与艺术品创作的过程,而艺术家本人的实际参与则少之又少,甚至几乎为零。
当今的艺术家如村上隆、达米恩· 赫斯特(Damien Hirst)和玛丽莲·敏特(Marilyn Minter)等人都拥有数个大型工作室,工作室内有许多助手都以和生产线工作方式相差无几的模式在进行艺术作品的制作。昆斯承认自己雇有150名员工, 他对《华尔街日报》说:“如果这些事我都要亲力亲为,恐怕我一年都完不成一幅油画。“
“有些人认为杰夫·昆斯实际上并没有自己在创作作品,他们想看到的是艺术家的亲身参与,“休斯顿美 术馆馆长盖里·廷特罗(Gary Tinterow)在2009年的纪录片《杰夫· 昆斯:天堂之外》(Jeff Koons: Beyond Heaven)中说道。“但实际上,自古以来艺术作品就是观念性的。”他解释说。
艺术家Kehinde Wiley甚至将他的作品生产外包到了中国。据《纽约》杂志的报道,这位画家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厄伦更愿意独自一人的艺术创作。图片:Courtesy of the New Museum via Facebook.
另一方面,像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这样的艺术家则坚持一笔一画都由自己亲手完成。“我喜欢独处,“厄伦在2015年10月的采访中对artnet新闻说道,“而且要找到一个 我十分信任的人是相当困难的。你看,这并不像找一个人站在我工作室里看着我绘画那么简单,他/她需要能够洞察我的想法,了解我是如何思考的!我自己是不会 随便允许别人这么做的。”
换言之,创作的模式仍取决于艺术家、经纪人和藏家的个人偏好。尽管使用助手创作作品的方式已广为接受,但是仍有人执念于一人创作的浪漫,只愿意接触或收藏由艺术家一人亲自创作的作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