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新祈向:余意韵境
赵准旺 京秋千里行 97.5×990cm
白晓军 清漓春霭 100×1000cm
“韵”是中国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早在魏晋南北朝就有学者在论述“韵”的旨意。《世说新语》中有“韵”、“风韵”、“风气韵度”;谢赫《古画品录》中有“气韵”、“体韵”;到了唐五代,司空图、荆浩等人都在谈“韵”。如今“韵”已然成为了品味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标准。
看“华夏墨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展览尽是将中国传统美学的“韵”之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韵”之精华——余意之韵,传递出一番“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的高深境象。展览中作品《京秋千里行》和《清漓春霭》最能诠释这种“韵”境。
《京秋千里行》是当代旅美画家赵准旺精心创作的,这件巨幅山水长卷长990厘米、宽90厘米,描绘了首届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的全景。作品以中国传统的手卷形式精心传达“韵”境,其中“环京赛”5个赛段所涉及的东城、朝阳、海淀、昌平、顺义、门头沟、怀柔、延庆等县区的标志性景点均在画作中清晰展现,栩栩如生。其中“全景”、“赛车”、“季节”是作品的灵魂,画家在“全景”方面,运用传统的散点透视,将每一赛段选取的景色做平面化处理,为了不失去作品的纵深感和整体气势,用远山和云海将每个赛段联系在一起,这样虚实结合,节奏分明,既有咫尺千里的气势,又有可游可居的现场感;近景用一条蜿蜒的公路贯穿全画,在树木、烟云掩映中高低起伏、隐约可见,运动员在公路上追逐骑行,以此突出“赛车”的主题;为了表现“环京赛”的季节特征。全幅以赭绿作为全画的主色调,表现盛夏已过、秋色初染的北京环境。画面中多次的勾、泼、皴、染等中国传统技法,凸显了传统水墨的独特魅力,然后调合各种绿、黄、红、赭等颜色,反复点染。近景的树林,处理成醒目的黄调,突出了北京秋季清爽明丽的气候特征,展现了中国绘画独特的艺术造诣。
同时,发挥“韵”境的又一精品力作则是《清漓春霭》,作品出自画家白晓军,从作品的精神来看,不仅发扬古文人画之淡、简、雅、拙的精神风范,更是在古人理法与情趣之外,呈现出雄浑豪放而流动清旷,沉厚苍茫而又清润秀美的美学精神。作品以10米长卷的绘画形式描绘了桂林漓江的旖旎风光,画卷中群峰叠翠、烟云缭绕、碧水轻舟、小桥人家,处处表现出野趣盎然的田园风光,尽显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意和清润秀美的山水意境。从画卷的技法上看,白晓军的线条既沉着又极活泼而富有弹性,笔调恣意纵横,无拘无束。构图完整,在色彩的运用上丰富了空间层次,营造出一番“无人我,无中西,无古今,只显余意韵境”之景。
中国画艺术上,真者诚也,不随俗,不以机巧和新异哗众取宠,观这两幅长卷,在其真诚之中悟及艺术与生命的本谛,用绘画语言渗透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超越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审美新祈向——余意韵境,无疑是令人赞叹的优秀画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