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旧厂房变创客空间 建众创平台服务文创产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创客空间的外观设计由库哈斯团队成员完成。

 

  近日,备受关注的东莞33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工程“创客空间”(以下简称“33创客空间”)亮相,其内部的众创平台“小麦田”开始试运营,将通过打造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产业集群激活文创力量。

 

  主打文创及工业设计两张“牌”

 

  据了解,33创客空间原为旧厂房,用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将打造为文化创意及工业设计产业集群。现外观设计由库哈斯团队成员完成,景观由香港贝尔高林建筑景观研究院设计,集合了西方先进设计理念与东方文化的智慧,为创意类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办公空间。

 

  项目将引入台湾文创团队,输出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初期目标是重新定义东莞在珠三角文化及创意产业中的位置。目前33创客空间出租率已达75%。其中进驻的公司有东莞梦想婚礼策划有限公司(my dream)、东莞市嗨搜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so what)、东莞市惠源饮用水有限公司(活力森)、东莞市满仓潮流文化有限公司(TL shop)、鸳鸯里花艺、菲芃礼仪、钟鸣设计工作室、点子传媒等。

 

  “小麦田”助企业拎包入驻

 

  33创客空间的众创平台——“小麦田”也于近日进入试运营阶段。其位于33小镇29-30栋2楼,面积达2000平方米,内设51个联合办公卡座及23个办公隔间及两个公共会议室。

 

  据33小镇运营中心负责人陈卫平介绍,“小麦田”可真正实现拎包入驻,配备多项免费服务,包括打印、茶水、路演舞台、公共会议室等,其中路演舞台可容纳80-100人。这里将定期举办各种沙龙、讲座等活动,为入驻的创客个人及创业组织提供良好、贴心的物业环境。未来还将全面对外开放,以各类活动带动社群文化,也为东莞创业者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协作、分享平台,通过良好的运营成为东莞创业孵化的一块“麦田”。

 

  致力于激活东莞文创力量

 

  33创客空间众创平台“小麦田”运营启动后,以“文化创新 翻转东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也在33小镇展开,包括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锦波的《工业记忆》摄影展,诗人刘美松的主题讲座《逆行者——文化创新的另类思考》等。

 

  33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目前处于城市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期,33小镇作为“旧改项目”代表,将致力在东莞早期工业记忆与未来城市创新中寻找最佳平衡点,用“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元素去“翻转”城市印象,激活文创力量。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