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最有西夏特色的瓷器——扁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夏瓷器的生产是在中原北方诸窑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所生产的瓷器与中原瓷器有所不同。与宋、辽相比,无论在釉色、胎质,还是在烧制水平、技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制瓷业是中原地区传统的行业,西夏制瓷业则是在西夏王朝建立后才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其主要生产地在宁夏灵武磁窑堡附近,另在贺兰山东麓、甘肃武威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也有生产。西夏瓷器的种类较多,每一类型器物又形式多样,既有日常生活用具,如碗、盘、壶、钵和罐等器皿,又有一些娱乐用品和宗教用品等。

 

  扁壶是西夏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器物,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器物,产量较大,制作精美。扁壶的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其造型可能从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有的壶腹部正反两面各有一圈足,背面圈足起放置平稳的作用,正面圈足有对称和加固胎体的作用;有的只有一侧有圈足;也有小型扁壶没有圈足。扁壶一般外表为褐釉剔花装饰,也有黑褐釉素面无纹的。

 

  党项民族长期生活于马背,能耐寒暑饥渴,长于骑射,而扁壶体态轻盈,形状非常适合在马背或驼背上吊挂携带,是西夏人所喜爱的用于装水、盛奶、灌酒的生活器皿。

 

  图中这件扁壶小口、卷沿,口沿一侧有堆刺纹,肩部二系。腹部扁圆,正面是褐釉剔刻的两组牡丹花纹,背面有圆形圈足,侧边缘还有仿自皮囊壶缝线的堆刺纹。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