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南昌这片红土地上,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699文化创意园、791艺术街区等文化园区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南昌瓷板画、赣发绣、桐青金属工艺品等文化创意品牌闻名全国。南昌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产业集聚

  ——园区助力可持续发展

  夜色下的南昌,在灯光与星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走进南昌699创意夜市,琳琅满目的手工布艺、造型古朴的陶艺产品、乡情浓郁的民俗制品、精美可爱的儿童玩具,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选购,年轻的创客“摊主”在699文化创意园内联合搭台,将“创客精神”与创意产品分享给每一位游客。

  2011年之前, 699文化创意园还是华安针织厂的旧厂房。经过几年的改造,已经成为融创意设计、当代艺术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园区引进创意设计公司、艺术家工作室、建筑家居、动漫等120多家企业,集聚优势和全产业链作用显著。截至去年底,699文化创意园创税2000万元,产值5亿元,解决就业3000人,成为全省创意型产业最活跃的集中地之一。其中,699众创空间作为699文化创意园的特色,与“产学研互动基地”、“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互相融合互相吸收。业内人士预测,未来699众创空间将成为全省的代表性双创基地,同时将699文化创意园的集聚效应发挥到最大。

  近年来,南昌文化创意产业日渐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态势。与699创意文化园交相辉映的还有791艺术街区、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南昌古玩城等,涵盖了动漫、游戏、设计、出版等领域。

  文化窗口

  ——深度注解南昌发展速度

  如今在南昌,文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而是逐渐成为社会各界观察南昌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便可深度感知“南昌发展”。

  去年12月,2015艺术南昌国际博览会在南昌火热开幕,设有九大主题展及两大外围主题展区,80余家艺术机构和画廊提供了1000余件国画、油画、陶瓷等艺术臻品,毕加索、雷诺阿等西方艺术大家的作品也首次亮相南昌。艺博会综合展示了赣鄱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文化艺术。此次活动为我市乃至全省首次大型的、国际性的艺术博览会,是南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更是新兴文化元素的融入。

  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南昌以浓郁的文化风情,令海内外客商为之瞩目。富有西汉风采的《海昏汉韵》楠木根雕、细腻多彩的南昌瓷板画、工艺精湛的桐青金属工艺品、文化气息浓郁的南昌艺术家园区等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在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夺人眼球,以独特的南昌文化元素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据统计,本届文博会期间,南昌展区共接待观众超过6万人次,南昌艺术家园区、南昌古玩城、南昌一江两岸灯光秀等产业项目的展示也广受中外客商的关注。资本的嗅觉总是异常灵敏。深圳文博会期间,前来南昌展区参观洽谈的参展商、观众络绎不绝。5月11日,赣深两地百余家企业共聚一堂,签订合作项目18个,总投资规模达115.7亿元。

  政策扶持

  ——内生动力蓄势突破

  文化创意产业的枝繁叶茂,离不开生长的土壤。今年5月,我市还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特色文化建设、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等多方面推出多条举措,为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先进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2015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了稳步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29亿元,排在全省第一,同比增长6.9%。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南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空间不断提升,一个时尚和充满创意的南昌正想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