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画鉴定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习书画鉴定的相关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有的较为直接,有的较为间接。学习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对书画的鉴定及辨伪有直接的帮助。中国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因此,讲书画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搞书画鉴定更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基本的文史知识。如诗词的格律、书法篆刻知识,以及历代帝王的称谓、职官、礼制等。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大多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造诣,有不少书画家本身就是文学家。他们所写、所书、所题的字画,往往都与历史、文学有直接的关联。若碰到明代画家作品中题有清代某一诗人作的诗词,那么这画肯定是幅伪作无疑。

  干支纪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法既准确又实际,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人民的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上题款的创作时间,一律沿用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连近现代,甚至当代的不少书画家依旧沿用这种方式。所以掌握干支纪年法,对正确认清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年龄至关重要。所谓干支,实系天干、地支的全称。干共有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次,为一个甲子。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即从此来。去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张慈生先生编的《元明清书画家年龄速检表》一书,就是以干支纪年排列推算书画家年龄、确定书画家创作年代的一部较好的工具书。

  以避讳来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也是书画鉴定中必须了解的相关知识。关于避讳制度的起源、种类及方法,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项专门学问。避讳大致可分为避朝讳和避家讳两种。避朝讳即是避当代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即是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书画鉴定中,避朝讳相对避家讳比较容易掌握。避讳的具体方法基本有:改字、缺笔、空字、改音等。避讳的范围有人名、地名、官名、物名等等。避讳的情况较为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清代"四王"之一的王鉴,因其字"玄照",为避康熙帝"玄烨"名,故作品落款时将"玄照"改为"元照".落款一般都写成"元照王鉴"或"王鉴元照",有时也把"玄"写成"玄",用缺笔避讳。

  古代建筑、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识也是鉴定中应该掌握的。因每个时代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在这些方面就有各自不同的某些特征。这些可以通过历代发掘的实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加以相互印证。如著名的《清代上河图卷》,至今流传有许多本子,而其中只有一件是真的。这是因为北宋张择端的原本无论桥梁、舟车、市肆、城廓等均符合宋代的形制。尤其是城墙除了门洞是砖砌的以外,其他都是土筑成的。而其他伪本的城墙全都是砖砌的,而这种砖砌的城墙要在明代初年才出现。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