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新馆收藏20万件文物

  成都天府广场西侧,矗立着一座闪烁着光芒,由无数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崭新「金镶玉」现代建筑。

  在这里,陈列着成都平原4000多年的歷史记忆。在这里,能读尽成都这座城的千年风华。

  等待了6年,成都博物馆新馆于6月11日开馆试运行。这座大陆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拥有20余万件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道场画和木雕等各类文物,无声地讲述着鲜活的史上成都。

  成都博物馆里有多少宝贝?呆萌乖的天府广场石犀牛,商业街船棺遗址中的战国船棺、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汉代画像砖、东汉说书俑、4500年前的高山古城象牙鐲子……无不让市民和游客叹为观止。

  石犀牛:在二楼展馆,陈列着2013年1月8日天府广场旁工地上挖出来的那头憨得可爱的石犀牛。它长3.3公尺,宽1.2公尺,高1.7公尺,重8.5吨,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最早埋于秦朝、最晚埋于西晋,但制作年代早于西晋,是目前成都市区出土的最早最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经穴髹漆人像:这尊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完整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了心、肺、肾、盆等线刻小字。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对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920支竹简,初步分析为九部医书,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汉代石碑:2010年出土于天府广场东御街地下的两块汉代石碑形状怪异:石头有四个角,还是翘起的,上边有均匀的錾子纹路,刻着工整的文字……两块石碑中,较小的一块碑距今已有1864年。

  石碑上篆刻文字2000多个,远远超过以往发掘的汉代石碑,填补了汉代极为匮乏的文献资料。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