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师组“文创铁三角” 助残疾人踏上文创之路

  他们是70后、80后、90后,分别是擅长砖雕的史文沧、擅长黏土工艺和丝网花的陈勤英、擅长绘画的林丽芳,他们本不相识,却都成为了嘉莲街道残疾人援助中心的义务老师,更成为中心的“文创铁三角”。他们不仅免费向残疾人传授技艺,还尝试为残疾人探索出一条文创奔小康的道路。

  70后史文沧

  教授砖雕先难后易

  学员“先苦后甜”增信心

  林丽芳今年24岁,专业从事绘画和陶瓷设计工作。在一次画展上,嘉莲街道残疾人援助中心负责人林弘在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林丽芳。而在此之前,林弘结识了擅长砖雕的“70后”史文沧,得知很少有人传承砖雕技艺,而这项工作残疾人也能胜任。“以前残疾人学员做的都是代加工,收入低。如果融入文创,做出自己的特色作品,可以带残疾人走出一条更好的谋生之路。”林弘说,他将想法与林丽芳、史文沧一说,大家一致赞成。

  今年4月,砖雕课程开课,每周五上午上课。林丽芳负责在砖上画画,为学员打草稿。史文沧负责教授砖雕技巧。

  如何教残疾人,史文沧特别做功课研究了教育方法,考虑到这些特殊学员的自尊心,语言都是以鼓励为主,“不行”、“不对”、“你错了”,这样的词语都不能出现。学员要是紧张,还得安慰他们没关系。“刻坏了,也说‘没事’,我们来优化一下。”

  和一般教学的由易到难不同,史文沧一开始就选择复杂的图案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给学员简单的图案,他们很容易就能雕刻出来,每次刻完他们都很兴奋,信心也提高了。

  每隔一段时间,史文沧还要帮学员们检查砖刻的工具,如果钝了,还得帮他们磨一磨。

  80后陈勤英

  设计出丝网花LED灯

  学员作品与众不同销路好

  在砖雕课还有一名特殊的“学员”,她就是80后的陈勤英,是最早来到中心的义务老师,跟着学员们体验砖雕,其实是为了尝试将新的元素融入其黏土工艺和丝网花制作教学中。平时,她教授学员们做丝网花、发卡,每周上一两次课。她说,教残疾人确实不容易,有的人记性不好,有的人力气控制不好,花的时间是健全人的两倍。但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学员学得特别认真。

  为了让学员们的作品能与众不同,更有销路。陈勤英帮援助中心定制了LED灯,设计出丝网花LED灯,一步一步教学员们做花瓣,然后将LED灯作为花心组装上花瓣,成品很受欢迎。

  陈勤英还擅长黏土创作,她和史文沧、林丽芳时常在工作室里来一场“头脑风暴”。他们下一步计划将黏土与砖雕融合,让砖雕呈现出更多的色彩和立体感。

  90后林丽芳

  周末,林丽芳不是去逛街或和朋友约会,而是专心地待在中心的工作室里,指导这些残疾人学习。记者看到,一名学员正在刻一块砖,上面兰花的图案就是林丽芳画的。

  林丽芳对这名刻兰花的学员说:“兰花的叶子是钉头鼠尾螳螂肚,不能刻成一条直线,要有粗有细。”通过林丽芳的指导,学员们刻出来的作品更有美感。

  在学员刻完后,林丽芳还帮他们修改作品。有空的时候,她则是坐下来,拿起一片片砖作画,为下一周的砖雕打草稿。从兰花、书法,到古厝、鱼,林丽芳已经设计出四个系列。林丽芳说,生活就是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回馈社会,这样挺好的。

  对于学员们的“文创作品”,林弘说:“虽然现在学员还处于学习阶段,不过我们已经开始为砖雕寻找销路。经过包装后,他们的砖雕作品已经被国内及东南亚的客商看中,具体事宜正在接洽中。”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