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提出尊碑之说
2016-06-20 23:44:46 作者:许志勇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已浏览次
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活跃于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推行维新变法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康有为不仅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近代著名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这里欣赏到的这件行草诗轴(如图)系康有为在1917年夏与张勋复辟清室失败后避难时书写的七言绝句,抒发了自己大梦初觉后随遇而安的内心感受,也透露出理想幻灭后的苍凉与无奈心态。此作为纸本,纵179厘米、横47厘米,藏于荣宝斋。康有为此件行草诗轴,点画不计工拙,当断处则断,当转处则转,用笔藏露兼备,以露为主,“侧之必收,勒之必涩,啄之必峻,努之必战”,笔意沉郁而外张,笔力浑厚而苍拙,浓墨渴笔,如刷如刻。
康有为行草学苏、米,但观其书作,气息、规模均自南北朝碑版出,苏、米嗣音甚微。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论及行草时说:“吾谓行萆之美,亦在‘杀字甚安’、‘笔力惊绝’二语耳。”故此他推大令行萆为第一、米芾第二、王觉斯第三。在强调笔力的同时,他还特别看重求变,推崇昂藏郁拔而神闲意秾的审美境界。以康氏此作证之,可知他的这一理想已化为现实。
康有为在书法上自成一格。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以圆转为主,长锋羊毫所发挥出的特有的粗茁、浑重和厚实效果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迥然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挫折、节奏流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少见枯笔,这是他的别开生面处。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荡,否定四平八稳的创作,也是清代碑学的总体特征表现。近代画家符铸称其书“能洗涤凡庸,独领风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纯,不如其言之善也”。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