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进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与民宿发展

  6月8日,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由安徽省文物局和黟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与民宿发展论坛在黟县举行。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等出席。

  本次论坛是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的一项重要议程,旨在汇集省内外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宿发展和古村落古民居有效保护利用方式,交流经验,促进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适度利用。论坛邀请安徽建筑大学教授金乃玲、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张喆、黄山学院教授程极悦、徽学专家陈安生、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陈继腾、民宿代表御前侍卫业主张震燕等专家学者,围绕民宿发展的建筑表达构想、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方式探索、徽派建筑大木作建造记忆研究、古建筑及聚落人居环境探议、古民居保护利用及发展趋势、如何做一个好的民宿等论题进行“黟山论剑”。内容深入浅出,分析透彻,案例丰富,从理论到实践,就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业态打造等进行分类阐述,提出意见建议。

  何长风在发言中说,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既是历史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我们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有效保护好、科学利用好古村落古民居,将整体保护、重点保护、活态保护、特色保护相结合的保护体系和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入、多业态发展、多价值挖掘相结合的利用体系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社会和城市发展共融共生,真正实现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安徽省是传统村落较多的省份,现有中国传统村落111个,省级传统村落363个。近年来,通过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百村千幢、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等工程,一大批传统村落特别是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下一步,安徽将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为抓手,以徽州区呈坎村、泾县黄田村、查济村、歙县许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为重点,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古民居维修,部分现代民居徽派风格的恢复,村落布局及街巷、道路的恢复整治,以古村镇为载体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抢救、整理、保护与展示,水口及水系、园林等村镇内部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整治复原等,积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实现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