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玉山胜景》赏析
北京诚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
1940年春,黄宾虹在致好友陈邦直的信中赋诗云:“旧交历历谈天宝,劫灰沉沉又義熙。”陈氏答云:“冬青冷抱岁寒姿,藏市苍颜老画师。七十六龄真好汉……故都局促忧中乐,古玺摩挲癖餐痴。”一唱一和,堪为黄宾虹此际生活状态与心境的写照。无计南归的黄宾虹,只得蜷伏燕市,搜罗古玩书画,著述丹青,心情郁郁可知。
此作中所绘之玉山位于今江苏省昆山市,因“山有石如玉,故州志云玉山”,元代文学家顾瑛,即题识中所称之“顾氏”曾卜居于此。顾瑛(1310-1369),名阿瑛,字仲瑛,江苏昆山人,家业豪富,但“轻财结客”,“与天下胜流相唱和”,弃仕不就,卜筑玉山佳处,又名玉山草堂,园池亭馆达三十六处,“芝云堂”为其一。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于江左”,并广为罗致东南名士。元末社会动荡,杨维桢、倪瓒、柯九思、袁华等一众文人流连于此纵情诗酒,“风流文采倾动一时”。后玉山草堂毁于战乱之中,至今片瓦无存。
题识中所谓“苔岑订异代,元气不沮隔。”其一因得顾氏旧物芝云石,意指二人在金石书画、友朋酬唱方面的志同道合,其二则是喟叹相似的境遇。画中钤“予向”印,本系清末时笔名,辛亥后不用,至1937年3月为《南社湘集》第八期书耑钤印始重见,北平沦陷期间作书画文章时常署,抗战胜利后废。黄宾虹在八十岁所作《自叙生平》中说这是因推崇明末画家恽向而取的别号;但在抗战期间大量使用,恐怕不乏家山故国之思。
《玉山胜景》绘于1940年,即是为顾瑛玉山草堂传影,乃黄宾虹少有的怀古题材。画以细长的窄幅构图,高远布局,云气将画面分为三段,大致呈S型:前景中杂树夭矫,缘山势错落搭建的茅屋,正是想象中的玉山草堂,一株老树枝干虬曲,接引陡峻的主峰,磊落的岩体被葱茏的草木覆盖,虽纯以水墨,却不失浑厚华滋之貌,这皆归因于画家数十载勤力探索的笔墨之道。
笔墨是黄宾虹绘画的精髓,他曾数次论述笔墨之法,总结出“五笔七墨”理论,但他早期的笔墨实践主要着力于笔法,北平时期才重在研究墨法,此作是他墨法突破以及笔墨交融的极好例证。画中山形多赖线条勾勒而出,主要用中锋,笔尖肯定有力,刚而见柔,故山石稳固盘亘。山体铺以淡墨湿笔,笔笔见痕;岩间草木以饱满的重墨扁点、圆点点厾,山顶则用泥里拔针皴层层积染叠加,愈显出山的厚重与茂郁;留白以示空地、云霭与山的受光面。全作墨色层次丰富迥然,浓处不凝滞,淡处不轻浮,笔墨的交互生发,使山水呈现出淋漓鲜活的气息。蔡守在此年致黄宾虹的信中赞叹道:“早惊我公比来已变新安之旧,能用墨繇介丘而上溯巨然、仲圭,洵老到之境。”诚不虚言!画面不藉色彩,意境清冷萧疏,或许也传达出战事方殷时,画家抑郁的心绪。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