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文物古建白蚁防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白蚁防治专家在它山堰一古建筑喷粉灭杀白蚁。 记者 胡龙召 摄

   

  一直以来,蚁患和火灾是木结构建筑保护中的两大威胁。昨天,为鄞州区区级文保单位养正堂进行白蚁防治的专家龚英雄告诉记者,他正在为鄞州区不可移动文物中的木结构建筑进行大范围的白蚁防治。

  

  春夏之交温度湿度适宜,白蚁往往在此时节大量繁殖、筑巢产卵,对本就比较脆弱的文物古建木构件产生破坏。白蚁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其筑巢产卵的习性上,白蚁巢以木质纤维为主,融合一些土质、砂粒、排泄物和唾液,进而黏合而成蜂窝状或片状结构,令建筑木构件内部形成疏松质地,从而破坏木结构建筑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抵御能力。

  

  在进行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鄞州区文管办今年排查统计了一批存在白蚁蛀蚀情况或潜在白蚁危害的木结构建筑,约120处,包括它山堰附属庙宇、塘溪四大名人故居、马友友故居、宝庆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为此,鄞州区文管办还专门成立了白蚁防治临时领导小组,聘请浙江省内有关古建筑白蚁灭杀防治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药物诱杀、喷粉灭杀等方法,进行灭治。通过对木柱、木门框、木窗框、木门槛和木构件等,进行白蚁防治专用药物涂刷和灌注预防,扫除蚁患,保护文物古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风貌。据悉,鄞州区还将加快建立白蚁防治定期巡查制度,每年春季对木结构文物古建开展白蚁病害排查复检。

  

  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