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碑与文物“不搭” 反映了什么

  6月15日,在福建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不少市民看到采峰别墅、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门前的黑色文物保护碑,都纷纷吐槽“太难看”、“缺少文化品位”、“拉低了文物的档次。”市民林先生说,在这样的历史街区内,出现这样的石碑,实属不应该。(6月16日《海峡都市报》)

  按照福建省文物局第七批省保碑的格式和要求,石碑要以辉绿岩(青石)为料,碑座以花岗石为料。而采峰别墅、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门前的石碑材质略差,都是黑石,做工比较粗糙,而两处文保碑上面的字体,也明显是电脑刻字,显得不是很妥当。

  有人会觉得不就是文物保护碑吗,又不是文物,何必太过苛责。可是文物保护碑就是文物的“身份证”,要能体现文物本身的价值,自然要与文物的气质搭配上,对待文物保护碑,不敷衍了事,不马虎对待,体现的也是对文物自身的重视。

  所以,此次媒体及公众抓住文保碑与文物“不协调”的问题,并非无事生非,而是见微知著,是督促相关部门改进,是为了防微杜渐,为了更好保护文物,为了留下城市文化的根与魂。职能部门应该尽快做出改进,也要由此吸取教训,要形成文物保护无小事的观念,小心守护好我们共同的文化之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