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家级试点项目落地鸿山遗址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无锡新吴旅游”官方微信介绍了一件趣事。近日,鸿山遗址博物馆馆藏的118件精品文物接受了一个特殊的仪式,通过3D建模技术,每件文物都穿上了量身定制的“数字外衣”,博物馆为文物建立了永久性的数字化档案。据介绍,给文物建立3D模型是鸿山遗址博物馆今年正式启动的一个精品陈列展览及文物保护数字化项目。该项目也是无锡首个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博物馆数字化国家级试点项目。这一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明年上半年验收。

 

  给这些文物建设3D模型有啥用?昨天,鸿山遗址博物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无锡日报记者,对文物进行3D扫描后,可形成一个可视化的三维数据模型。这些3D模型在文物测量、分析、修复、绘图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文物保护方面。有了这些高清、立体的文物3D模型,工作人员在后期对文物进行研究时,就可以尽可能少地提取文物实物,可以在模型上进行研究,从而能尽量避免对文物实体造成的损伤。

 

  该项目完成后,小伙们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福利。据悉,鸿山遗址博物馆将打造一个网上虚拟博物馆,今后,市民不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观赏文物3D模型。更赞的是,在线下的博物馆展厅,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通过裸眼立体显示器,观众还可裸眼观看3D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考古、挖掘的细节和过程,增强游览参观的互动性。(枫叶 整理)

 

  @Lin分之三:其实很多文物都是有故事的,如果能通过动画、视频等把这些故事展示出来,我们对文物的了解就能更多,游览参观也更有价值。

 

  @草本觉觉:不少博物馆人气不旺,也存在陈列一成不变、缺少吸引力等问题,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也需要创新,为这样的项目点赞。

 

  @再给我加一秒:我就很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能打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机会去参观。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