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遗址博物馆进行无锡首个国家局文物试点项目

  近日,鸿山遗址博物馆馆藏的118件精品文物接受了一个特殊的仪式:通过3D数字扫描,采集3D 模型数据,让每件文物都穿上了量身订制的数字外衣,建立了永久性的数字化档案。明年,市民有望在手机上直接看到鸿山遗址和文物的3D全息影像,文物背面什么样,花纹有多深、实物有多大等都能一览无余。

  “这个项目2014年申请下来,今年正式开始实施,年底基本完成,明年上半年验收”,鸿山遗址博物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无锡首个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的试点项目,全称叫做“精品展览陈列与文物保护数字化工程”。

  整个工程分为两步。首先是基础数据采集,出土的精品文物和墓葬遗址,都将接受3D扫描。然后是展示,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在3D全息投影技术的推动下,市民不但可以在线上通过手机、PC 端直接看到三维立体逼真的文物,还可以在博物馆线下互动展厅内,通过裸眼立体显示器还原以前的场景,“比如丘承墩,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挖掘以后的样子,而挖掘前是什么样的,挖掘过程是什么样的,以后可以通过展厅内的三维复原动画来了解。

  给鸿山遗址文物建模的这家公司,曾为敦煌莫高窟文物进行过全彩文物3D扫描,分辨率达到2000万像素。“3D模型在文物测量、成分分析、文物绘图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扫描文物3D数据,还能对文物数据进行二次设计,从而衍生出各种文化创意产品。”一名技术人员表示,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它对文物保护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所有历史文物和遗迹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文物本身的脆弱性和独一无二性,每一件文物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获得文物的数字化档案,既为保护和修复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又可以让游客的艺术体验如同亲眼所见一样,这样就能同时满足游客欣赏与文物保护的需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