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非遗传承人齐聚连南瑶族博物馆亮绝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瑶族长鼓的传人和他的作品

 

  针灸、西关正骨、贾氏点穴疗法、一阳指推拿……昨天是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自全省的51个非遗项目及103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聚清远市连南瑶族博物馆。

 

  中医养生亮相遗产日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广东省将主会场设在了连南瑶族博物馆。

 

  昨日,博物馆的三个楼层每层都有非遗展示。首次前来参展的针灸、西关正骨、贾氏点穴疗法、一阳指推拿等传统养生项目,设在博物馆一层。来逛馆的连南居民,踊跃当起“小白鼠”,都想试一试中医养生法。

 

  作为来自广州的名医院,西关正骨展台成为场内热点。西关正骨的李医生说,西关正骨2009年时成为省级非遗项目,至今已研制出多款申遗产品,包括用中草药研制的风湿跌打霜等。

 

  在博物馆二楼,展示的多为非遗工艺品,瑶族刺绣、瑶族长鼓、阳江漆艺、新会葵扇、高州缅茄核雕等。

 

  守住传统开拓新市场

 

  潮州嵌瓷省级非遗传承人许少雄每年都来参加文博会、遗产日的展览活动。他告诉记者:“嵌瓷多是宗祠等传统建筑的装饰,创新花样不多,参加展会可以看看其他的非遗工艺,对学习很有帮助。”据他介绍,嵌瓷工艺耗时长,每年最多能完成3个宗祠,自己手头上的活不少,生计没有问题。

 

  与嵌瓷这种传统工艺相比,阳江漆艺已经非常市场化。昨天在展会现场,阳江漆艺院的漆画、手镯、摆件等精美华丽,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询价。阳江漆艺省级传承人傅以周说,阳江现在有阳江漆艺馆展示工艺历史,还有漆艺院开拓市场。

 

  傅以周认为,守住传统开拓新市场,是传统工艺的发展之路。不过,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工艺师的缺失是最大的问题。傅以周说,“美术有两条路,一是工艺,一是艺术,很多学生会选后者,他们觉得做工艺没有面子。现在,漆艺院就存在缺人手的问题。”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