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石碑出土寿光广陵村 “隋氏殉夫”故事有了佐证

  在寿光市上口镇广陵村一直流传着明代“隋氏殉夫”的故事,但并没有实物考证。而近日一名村民在建造蔬菜大棚中,挖出了一块墓葬石碑,为村里的这个传说找到了实物佐证。

  石碑无意中被发现,保存完整

  6月13日,记者来到广陵村,见到了这块墓葬石碑,目前已经加上了底座,被村民保护了起来,树立在村的公墓区域。这块石碑有1.55米高,0.7米宽,重约550公斤,整体上保存完整。

  石碑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以及地下埋藏,但上面的刻字清晰可见。在石碑的正面刻有:明敕旌贞烈妇李瑾妻隋氏合葬墓。右侧刻有:崇祯十四年三月初三。该村72岁村民李安国告诉记者,这块石碑立于明崇祯14年,也就是公元1641年,距今已经375年了。

  “今年4月下旬,村里一名村民在地里建拱棚,用挖掘机挖土时,挖出了一块石板。”李安国对记者说,后来村里几名村民看到石碑上有字,弄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便让他去看一下。

  “当时石碑已经断成两半了,我将石碑上的泥土擦去,上面的字体便显现了出来。”李安国将字连起来读了一遍,让他大吃一惊,原来这是明代的石碑,而且还印证了村里的一个传说。

  印证“隋氏殉夫”传说的真实性

  李安国告诉记者,在他们村里,“隋氏殉夫”的故事代代相传,在他小的时候,就听老人讲过这个故事,但一直没有实物佐证,村民们都是半信半疑。

  采访中,李安国向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石碑上的“隋氏”,其父亲隋不矜,当时是陕西平凉府知府,是正四品官;石碑上的“李瑾”,父亲是江西南康府推官,正七品;两家门当户对。因为李瑾一直多病,所以没结婚。李瑾和妻隋氏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订下婚约,而李瑾一直多病,于明崇祯元年病故。还没过门的妻子隋氏听闻噩耗,赶来夫家哭丧,吊死在了夫家。

  李安国说,在那个年代,隋氏的忠贞广为传颂,明崇祯皇帝非常感动,为此立碑纪念。“不知什么原因,石碑被埋藏在地下,它的出土让这个传说有了实物佐证。”

  寿光市博物馆专家王德明表示,该石碑保存完整,有一定的文物考古价值。另外,该石碑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