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性危机意识的揭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时间是张亚平作品的主题,动态的时间如何以视觉的方式表述在张亚平的作品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圣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这样说到“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很清楚;一旦问起,我便茫然”。 奥古斯丁指出时间的内在化,时间不再是外在的物理之流,而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的伸展——当下对过往的时间是回忆;当下对当下的时间是直接经验;当下对未来的时间是展望。《时间切片》这件静态作品时间感的获得是由于作者让回忆与当下经验产生冲突与运动,当我们被他作品的技巧迷惑之后,所产生的疑问是:工业文明的物品如何被一个原始的石头所包裹,答案只有作者自己知道。然而穷究于这件作品的真假所带来的心理疑惑正是张亚平所期望的,他即是以这种方式对时间做出了出离寻常的表现。我们怀疑的不仅是这件事实的确凿性,另一个判断是原始如何可能与工业文明处身于同一时间维度?在一个线性的时间观念里这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张亚平正是要让观者产生这样的疑惑与判断——先进的工业文明怎可能在当下就是原始的洪荒,作者展望的未来是虚无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不是蒸汽引擎,而是钟表”。[1]科学的发展强化了线性的时间观念。时间对于个体存在来说是有限的,它必有个终结,而在时间尽头是空洞的无,在那里上帝并不能够将灵魂拯救出无望的时间深渊。技术与理性建构的世界迫使个体从诗意的家园出走,它让个体失去了心灵上的依靠而直接面对消逝的时间洪流。这种急迫性的时间感造成现代社会面临的生存性危机,它同时也是关于时间的危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亚平的《时间切片》正揭示了人类的这种时间性危机意识。对于张亚平来说,无形的时间是由可被触感的实体——化石来体现的,化石成为时间的一种物质化呈现方式,成为一种可被使用的绘画材质而被张亚平所应用。一枚化石,在张亚平的作品里就是时间的一种物质化存在,它将过去的时空凝结成可被触摸的一种物质实体,从中我们可以获得过去某时的所有信息。《时间切片》就是从化石中得到灵感,张亚平把收集来的工业产品与岩石融为一体,从外表看这些石材与天然的任何一块石头没有什么两样,只有切开岩石的内部才能看见石材与工业垃圾的断面。他切开的石片就像化石一般把工业制品包裹在它的内部。岩石是无生命的无机体,有一种原始的洪荒感,一块化石的形成时间数以万年计,而工业制品却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们被同时凝结在一个整体当中。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视觉体验,它直接指向了人的有限性存在:当下的时间即刻会成为过往,作品将人类存在的时间性危机意识表露无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路高歌猛进的现代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种种福祉日益变得让人怀疑,现实如此冷酷——环境、能源、食品、核辐射种种危机时时提醒我们人类自己成为自己主宰的行为正日益失去控制,进步的同时,是人类远离神性的开始,是野蛮还是文明,在张亚平的作品《时间切片》中被直观的呈现。《时间切片》质疑了线性的时间观念,对进化论式的历史叙事传递了一种暧昧的方式——不具有一种明确的态度,却让洪荒时代与工业时代在时间的同一个维度上出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