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野蛮":激起晚清外交官危机感的博物馆

  1977年,世界博物馆协会宣布每年的5月18日为“世界博物馆日”,今年人们迎来了第四十个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不同时代,对于博物馆的认识也不一致。作为一种舶来的事物和观念,西方近代公共博物馆和博物展示的兴起,与博物学及国民教育普及化密切相关。同时代的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思想资源作为准备,所以第一批走出国门,受邀参观西人博物馆的中国读书人,也就以各自的经验与理解,来感受这一新兴事物。

 

  鼎与博物馆:传统与现代的初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06年《万国公报》上所载大英博物馆图片

 

  王韬作为口岸知识分子的典型,与西来传教士有密切接触。不过甫至泰西,他似乎还未能弄清“博物院”和“穆西黎”,只是museum这一物的两种翻译方法,就已经发现巴黎的众多博物馆中最有名的是“鲁哇博物院”(即卢浮宫)。

 

  王韬在参观中已经体会到了近代博物馆的一大特点,那就是不仅无物不备,务求齐全,而且馆中陈列安排“分门区种,各以类从,汇置一屋,不相肴杂”。

 

  由法至英,王韬对于博物馆服务大众教育的功能已了然于胸,他认为西方各国有此设施,其目的并非仅仅是“炫奇好异,悦目怡情”,而是因为:

 

  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

 

  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在中国史籍中并无先例,不过王氏所谓“遇之于目”而不知名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法,却是传统中已有之物。《左传》记载,大禹之时,曾铸造大鼎,上有百物之形象,公之于众,供人观摩。故而刚刚踏上西国土地的国人,就有将博物馆和鼎联系在一起的。出使美、西、秘三国的崔国因认为“博物院如禹之铸鼎象物”,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广人之识见耳目也”。

 

  关于博物馆,王韬所发议论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他终究只把博物展示作为“佐读书之不逮”的手段之一,可见最为看重“读书”二字,此观念深植于心。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晚清首次正式的驻外使臣郭嵩焘,他在日记中误将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称作“布利来斯妙西阿姆书馆”,他用了几千字的篇幅描绘了其中各类馆藏,并说有相当部分内容是《尔雅》所未载的。在博物馆中,“博闻稽古之士”,可于所藏各种古器物,“考知其年代远近,与其物流传本末,以知其所出之地”。

 

  与之相仿,刘锡鸿也将大英博物馆视作“大书院”。参观之后,他才发现除了书籍之外,馆中还有“凡天地间所有之鸟兽、鳞介、草木、谷果,山川之精英,渊丛之怪异”,这些陈列在以前所见的《博物志》之类的著作中全无记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