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海丝遗址中有众多中国印记

  在与其他地区人民跨越海洋进行交流之前,泰国原住民一直靠海维生。

  考古发现印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交流,也见证了泰国与中国通过海丝建立的长久联系。

  发言中,阿玛拉·瑞苏查特向大家展示了泰国丰富的出土文物。在泰国的古迹和考古遗址中,留下许多来自中国的印记:壁画上乘帆船到泰国旅行的中国游客;博物馆石碑里的中国文字;很多中国汉代的钱币通过帆船贸易带到泰国……

  阿玛拉·瑞苏查特说,为了证实泰国人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泰国相关部门十年来作了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在考古遗址中有了新发现:源自中国南方的铜鼓,铜鼓所用的锡、铅矿石和铜矿石来自泰国的矿山。

  很久以前,泰国当地人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印度接触,建立了港口社区。在公元9世纪-13世纪里,泰国历朝王国在与东西方部分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逐渐接纳了新的宗教(印度教和佛教)、书写方式、宗教语言。这些王国的人民也掌握了包括中国釉瓷制作在内的许多新技术。

  在泰国历朝王国中,港口城市的原住民,作为多国贸易的中间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国人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泰国,不少人甚至在此定居。阿玛拉·瑞苏查特举例说,有一个中国人成为泰国南部省份的官员,他的继承者也一直统管那个地区,持续了七代。

  阿玛拉·瑞苏查特说,在泰国,有中式的庙宇;在泰国陶瓷的代表种类里,出现了带有泰国人和中国人特征的人物图案;在泰国,甚至有些石像是中国和欧洲圣人的形象,“这也是泰国人通过海丝的大帆船贸易,从中国带回国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