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手书节孝碑 “入住”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入藏的康有为手书碑,碑书体大气磅礴。
昨日上午,西安碑林博物馆新入藏一方康有为手书“清敕旌处士张述先妻杨孺人节孝碑”,碑高220cm,宽78cm,厚22cm.此碑原为张述先的五世孙张胜荪先生的家人予以保管,昨日他们将此碑捐赠给西安碑林博物馆。
节孝碑内容:宣扬家族美德
此碑碑文上提及的张述先是民国时期陕西名人张扶万的曾祖父,张扶万与康有为颇有交情。张扶万是陕西富平董南堡人,早年就读于泾阳味经、礼泉烟霞等著名书院。清末因参与支持“维新变法”,参加晚清“公车上书”活动与康有为结识,并终身奉其为师。
捐赠节孝碑的张胜荪说:“1923年,康有为来陕游学,我祖父张扶万全程陪同。当时康有为在我家小住,得知我天祖父(五世祖)英年早逝,留有幼子,全靠我天祖母杨氏含辛茹苦抚养幼子成才,家族才得以兴旺。对我天祖母的美德深为敬仰,当即挥毫题写了节孝碑碑文。”
张扶万本人精通史典,能诗善书,擅长金石考古,在陕西学界有崇高威望。张扶万还曾担任陕西考古会委员长以及碑林管理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等职。在担任碑林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期间受于右任先生重托,数十年辗转保护东汉“熹平石经”残石。为保证文物安全,张扶万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对文物进行了周密的辗转移藏,最终使其得以安全完好地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成为西安碑林史上的一段佳话。
节孝碑文字:康氏魏碑体
碑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块石碑上碑字虽少但神气足,为典型的康氏魏碑体,藏方折于圆转,显逸气于自然,浑厚雄健。
张胜荪说:“碑文上康先生的书法气势雄健,既是对孝道的弘扬也是对传承的感恩,同时也有较高的书法欣赏价值,因此我们将这块家藏的碑刻无偿捐献给碑林博物馆,希望能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和学习。”
康有为是清末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被称之为国学大师,以“戊戌变法”为世人皆知,同时他还是一位大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首倡北碑的思想将清代碑学在晚清又一次推向了高潮,也为他赢得了书坛领袖的地位。碑林博物馆现存藏有康有为书写的《增贡生严裕汉碑》一方,这块节孝碑的入藏,丰富了碑林博物馆的康有为手书碑刻藏品。
节孝碑往事:曾被当作马槽
在捐赠现场,张胜荪指着节孝碑通体呈长方形的腐蚀痕迹说:“这块碑原本立在我老家的场院上,但‘文革’时期被放倒后当作马槽使用。”4年时间牲口的舔食和唾液的腐蚀让大部分碑文变得模糊,同时也留下了清晰的腐蚀痕迹。“文革”过后张胜荪的家人第一时间将这块节孝碑搬回家埋了起来,这才为后人留下了这块书法艺术颇高的石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