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4处文物建筑于文化遗产日免费开放

  6月11日是端午节假期最后一天,当天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一天,上海104处文化建筑将集中向公众免费开放,包括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1920年毛泽东旧居等,部分地点限制参观人数。此外,“非遗”活动也不容错过,公众可以零距离接触工匠绝艺,收藏免费派发的上海非遗手绘地图,全市基层活动近200项。

  百余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

  今年,上海全市104处文物建筑将于6月11日当天集中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1920年毛泽东旧居、邬达克旧居(纪念室)、上海鲁迅纪念馆等,都在免费开放之列。据悉,部分文物建筑将有讲解,部分地点限制参观人数。

  6月8日至6月11日,市文广影视局邀请上海史专家为市民讲解人民广场地区近代历史,重温上海城市原点历史文化风貌。同时,放映反映老上海风貌的经典电影,重温上海在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上创造的非凡文化成就。

  市民零距离接触传统工艺

  今年5月1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法保护的首个“文化遗产日”。为了宣传传统工艺,讴歌工匠精神,市文广影视局将举办启动仪式,发布《上海匠心》专辑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绘地图》;公布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上海已有220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市文广影视局邀请众多美术家们精心手绘,将所有项目制成了一张色彩斑斓、充满趣味的非遗地图。一图在手,全市非遗“宝藏”一览无余。《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绘地图》将免费派发,十分值得市民收藏。

  6月10日-11日,在刘海粟美术馆新馆,何伟福、赵艳林、蒋敏、奚小琴、洪新华、唐明敏、吴庆春、鲁建庆、徐永良等9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及其弟子将进行现场展演,展示代表作品。市民可以近距离观赏和交流,感受工匠绝艺,瞻仰大师风采。

  此外,6月11日前后,全市各区县和项目保护单位将开展各类“非遗”活动。据初步统计,届时全市基层活动近200项,将是“文化遗产日”设立以来申城活动最“丰盛”的一年。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