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举办《西汉墓葬等级制度概论》学术讲座

  2016年5月31日下午,汉阳陵博物馆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队长刘振东做《西汉墓葬等级制度概论》学术讲座,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张云及陈列保管部、宣教部等部分职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振东有着多年的考古工作经验,对古代墓葬制度和形制的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墓葬的研究涉及面极广,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的许多科学史关系密切,但作为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墓葬制度、亦即丧葬礼制应是墓葬研究最核心的内容。同时,墓葬展现的是人们死后世界的图景,表达的使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思考,因此古代人们的生死观念、亦即冥界观也应是墓葬研究的重要方面。

  基于上述的认识,他在讲座中将目前已经发现、确定的西汉的墓葬分为皇帝墓、诸侯王陵、列侯墓、两千石官吏墓、中小官吏墓、平民墓和刑徒墓七种,挑选每种墓葬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座墓葬,通过对它们的形制、规模、葬具、陪葬器物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向汉阳陵博物馆职工详细介绍了西汉时期西汉墓葬等级制度,并梳理出整个西汉时期墓葬制度发展和演变的脉络。

  讲座最后他指出:“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包含有两重含义,一是丧事要符合死者生前的等级身份,这是墓葬等级礼制形成的原因,一是对待死亡要像活着时一样,就是死者在冥界的家中还要想生前一样生活。中国古代墓葬的丧葬礼制和冥界观是相互关联的——秦汉以前,墓葬表现礼制的色彩浓厚一些,自秦汉以后墓葬在继续表现礼制内容的同时,也重视表现世俗的生活,并且世俗生活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