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两通明代圣旨“禁山”石碑 揭秘碑文文字
2016-06-02 13:14:12 作者:王晋飞 来源:山西晚报 已浏览次
今日,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宝国向记者证实,根据数日辨识,5月25日在山阴县后所乡水峪口村东南山口处发现的两通圣旨“禁山”石碑确为明代所立,对研究当地历史、自然森林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5月25日一大早,张宝国等人根据线索,前往雁门关十八隘口之一的水峪口寻访古碑。张宝国介绍,水峪口村是以雁门关为核心的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体系之一。光绪《代州志》记载:“隘口十八,东为水峪、壶峪、马兰、茹越、大石口、小石口、北楼、太安、团城、平刑;西为太和、水芹、吊桥、庙岭……”
同行的李柱先生精通篆刻,长于史学研究,他对寻找古碑很有信心,“读者提供的线索应该是科考的。1995年,我就在朔城区南榆林乡王化庄村东八岔口古堡外发现一通明代《圣旨雁门关》石碑。这类碑刻当时在雁门关十八隘口应有普遍分布。”
到了水峪口村口打听古碑,村民都说不知道。在提供线索的张先生的电话“导航”下,一行人终于在村东南山口处发现了两通残碑:一通残立于碑座之上,另一通散落于地面。
地面上的一通,已经碎为3块,大家七手八脚合并了半天,石碑基本齐全了,仅是肩部缺失一角。张宝国用尺子量了一下:高120厘米,宽65厘米,厚16厘米,半圆碑首。两面均有文字,碑首处“圣旨”与碑正中“水峪口禁山界石”等字较为明显,但风蚀严重,其余字体已经无法辨认,他们不免发出一阵阵遗憾声。
竖立的一通,碑首残缺,两面有字,内容基本齐全。小心翼翼清理碑面后,李柱完成了拓碑。经过仔细辨认,碑阳竖刻“□□水峪口禁山界石”等字,碑阴残存300余字,文意尚可贯通,为明代弘治间物。大意是:山西地方官员、军事官员为雁门关防务及封山禁伐事宜请示兵部,兵部再请示朝廷后得圣旨准奏,命令各隘口守军刊立禁区界碑,并通知地方官府,严禁一切军民人等入山伐木,以防贼路畅通、虏寇(指蒙古兵)入境抢掠,明确规定违者治罪、渎职同谋者并罚,“今后一应人等,敢有仍前擅自入山采□木□致通贼路者,军发□边务哨守,民发边徼充军。”
张宝国介绍说:“通过圣旨颁行的禁山令,上升为最高法令形式,极具权威性。由此可见雁门关防务攸关国家根本,不容等闲视之。这对研究历史文化、森林资源提供了宝贵的物证!”
○初步辨识的碑文
阳面刻文:
□□水峪口禁山界石
“阴面”刻文:
钦差镇守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门等关、都知监太监刘政,钦差巡抚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门等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翟宣,钦差分守代州等处地方兼提督三关参将、都指挥佥事王升,奏请兵部为禁约事。弘治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本部尚书□□□等于奉天门钦举圣旨:雁门关东西一带大山,此先林木茂密,蹊径数少,虏寇不知俭易,无从侵犯。近年以来,口外射利豪强之徒,假以樵采为名,往往入山伐木货卖,日久践成大路。林木既薄,通贼去处在在有之,以致虏寇因而入境抢掠,人畜甚为不便。恁部里使出榜去,晓谕禁约。今后一应人等,敢有仍前擅自入山采□木□致通贼路者,军发□边务哨守,民发边徼充军。沿山一带隘口守把官军,务要各照地方,埋立界石,□川巡视。遇有擅入之徒,即便擒拿,送官究问。如□容情故纵及通同作弊事发,一体治罪不饶。钦此钦遵。今将□□□□□□,一体钦遵施行。须至榜者。
右榜众逾
整饬兵备、提调仓粮、山西按察司使马□□□同,……雁门关地方、指挥使李□□督工,……把总、指挥使王□,……守水峪口……并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