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苏堤上的“仁风亭”整修一新重新开放
2016-05-31 09:43:16 来源:钱江晚报 已浏览次
“长堤功万古,六桥分两湖。皆云羡东坡,谁愿共赴苏。”作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但是,苏堤上有一座“仁风亭”,你可曾留意过吗?
飞檐翘脊,八角高耸,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仁风亭,在苏堤北首,坐落于苏堤跨虹桥与压堤桥之间。因为临湖而建,所以坐在这个亭子里欣赏湖景,别有一番滋味。不过也正是因为临湖,常年受西湖水涌的拍打冲刷,仁风亭渐渐“底盘不稳”。于是,杭州西湖景区管委会岳庙管理处把仁风亭纳入了提升工程,进行整体修缮。
经过近两个月的“闭关修炼”,整修一新的仁风亭重新开放。这两天,天气晴好,不妨可以去苏堤探寻仁风亭“初掀盖头”的惊艳。
亭子的每块构件都一一编号
还要全面“体检”
仁风亭的取名挺朴素,应当是纪念苏轼的千古功业。亭在苏堤之首,大概是让人们在领略醉人景色之前,能够先驻足缅怀一下伟大的词人,让接下来的步履带有些许诗意吧。
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湖水拍浪,八柱的仁风亭并不那么结实了。“我们检查发现,有几根柱子已经倾斜了。”岳庙管理处基建科的工作人员王群星介绍说,为了确保仁风亭的“原汁原味”,他们把亭子按结构一块块卸下,全部放在现场搭建的一个木棚子里,充当临时仓库。
对这个仓库的要求也很高,因为亭子的“零件”大部分是木结构,所以不能进水,特别是不能被雨淋到。同时,对亭子的每一块构件、花片都要进行分类、编号,然后一块一块进行全面“安检”。“柱础、柱子、梁枋……总共有好几十件。”王群星说。
“在修缮中,遇到木头风化霉烂的,就更换掉。”王群星说,八根柱子里换了三根,因为变形严重。那些可以利用的构件都要经过好几道的程序来“翻新”,“先脱漆,用专业的脱漆剂把原来斑驳、残缺的油漆脱掉,再请白蚁防治所的专业人员喷上药水防白蚁,主要是下部位置,此外,还要涂上防火涂料等,用以防火防腐。”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后,再根据编号一块一块按原样重新组装,感觉有点像搭积木。
王群星告诉钱报记者,由于仁风亭的基础常年受水涌侵蚀,因此,确保亭子基础“马步扎实”就成了重中之重。“这个问题,项目组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在每根柱的基础下多打5根松木桩,再浇混凝土扩大承台,并与地梁连接,以此来提升整体牢固度。”
修旧如旧
最大程度恢复“原版”风貌
“修旧如旧”,是修缮的根本原则。王群星说,项目组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仔细对照老照片,最大程度恢复“原版”风貌。
比方说,仁风亭的美人靠,式样是花格的,看似简洁,但是原本的材质却是水泥。“我们把中间的花纹构件小心翼翼地卸下来保留,美人靠的骨架用混凝土浇好后再用钢筋连接上去,粉平花纹后再上油漆。”王群星说,这个过程相当费时费心,像“绣花”一样。支模、浇筑、拼装、打磨……通过每一道工序的精工细作,终于“绣”出独特的韵味。
亭子的油漆施工也采用了传统工艺,所有柱子都做了包夏布处理,“就是用麻布包好,这样柱子的光整度比较好,也能起保护作用。”王群星说,上油漆时反复比对原色,经过好几次调色,才达到了最接近原貌的“哑光效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