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丰硕
2016-05-30 14:13:25 作者:翟群 来源:中国文化报 已浏览次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是国家和民族的“金色名片”,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为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情况和保存现状,2012年10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18日,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中已注册收藏单位14481家,登录文物48592662件(合18413268件/套),42678686张照片,存储量超过11万G。
全员动员 成果丰硕
自2013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要求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重庆市文物局博物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今年5月18日,重庆全市164个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申报文物数量为445387件/套(含古籍),已采集文物数据415942件/套,登录文物数据272194件/套(实有文物702881件),预计在2016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信息采集和数据报送工作。全市可移动文物摸底调查覆盖39个区县,26104家国有单位,涵盖了全市教育、文化、国资、档案以及银行等各大系统,做到了全覆盖。
“截至2016年3月,湖北省博物馆已上报160763件(套)。”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表示,面对繁重艰巨的普查任务,保管部从负责人到保管员,层层落实,层层加码,苦干加巧干,倾全部门之力,持续抓紧进行。将人员分成了7个组同时进行文物普查工作,包括3个出土文物组、书画组、传世文物组、近现代文物组、古籍图书组,每组3人左右。每组除了要完成文物文字信息的填报外,还包括文物的拍摄等。针对文物藏品较多的小组,再进行临时人员调配。“这些临时人员,以各高校志愿者为主,包括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美术学院和湖北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合理分配人员的基础上,各小组的文物拍摄设备也及时配套到位,配置了相关摄影设备7套,包括电脑、数码相机、扫描仪、摄影器材等。”他说。
青岛市博物馆馆长隋永琦告诉记者,为完成普查任务,青岛市博物馆首次公开招募普查志愿者,组建了文物普查员与志愿者结合的普查队伍,启动了工作日与休息日结合、白天与晚上结合的全天候工作模式,号召党员奉献工作日参与普查工作,每天实行定岗、定时、定量的工作方法,在两个月的攻坚阶段,除延长工作日信息采集时间外,共计169人次加班17天,馆长带头,全馆所有人员参与,全力保障了实时上传数据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创新的工作方法、有效的普查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积极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利用
此次普查在摸清文物家底的同时,也让普查中发现的重点文物得以及时展现在世人眼前,并积极推动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
山东省博物馆目前展出的“明清人物画精品展”和“山东博物馆藏全形拓专题展”两个专题展览就是结合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而推出的。“明清人物画精品展”选取藏品93幅,内容涵盖肖像、释道、仕女、风俗、故事传说5项分科,技法涉及工笔、写意、白描、指头等诸多画法。“山东博物馆藏全形拓专题展”让公众走近传统金石学,了解“全形拓”技法的独特魅力。展览中展品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全形拓多为名家旧物,如阮元、陈介祺、刘喜海、王懿荣、张廷济、张允襄等,其中部分还保存着手迹题跋。
此次普查中,湖北省博物馆对长期以来未加清点整理的碑帖、解放前的邮票、古籍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登记,弄清了数量。碑帖总计11000多张,邮票200多种8万多枚,古籍8000多种10万册,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珍贵文物。
青岛博物馆馆藏的“二十九字本”秦泰山刻石拓片被认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另有14件套定为二级,29件套定为三级;在2015年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展览期间,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馆藏革命文物,“东亚建设之础”碑、“山海重光”断碑、大正十二年郑孝胥题诗碑等被定为一级文物。
“这些普查新发现,是对馆藏文物价值的重新认识,为追溯岛城独特历史文化、讲述青岛故事提供了重要史料。借助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摸清家底,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及传统文化弘扬奠定坚实基础。将普查与藏品管理利用研究结合,树立边普查边保护,边编目边研究的理念。基于普查工作经验,以‘青岛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体系与普查成果转化研究’为题申报了青岛市文广新局文化改革发展调研课题,完成课题结项。”隋永琦说。
默默奉献的普查队员
普查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经过培训的普查员们。全国共有3万余名普查员,主要是从文博系统的专业人员中选调的。成千上万普通的普查员们,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保证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5年12月8日,凌晨3点,山东省博物馆书画部办公室内,普查员董倩倩长吁一口气,关上了电脑,4242种古籍终于全部上传完毕。连续5日加班加点,她已经把办公室当做了自己的临时小家。2013年7月普查伊始,刚刚结束产假的她便投入到了普查工作中。她发挥专业所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古籍的清点、鉴定、登记等一系列普查工作。这批古籍由于原始信息不足,除清点数量外,需要重新鉴定、定名、定级、建账,整理难度较大。按照普查标准,古籍要录入著者、存卷、版本项,照片信息采集除拍摄全貌外,还要对书名页、牌记页等进行信息采集、内容释读,拍摄强度大,3万余张照片的重命名工作任务更艰巨。除此之外,她还承担着馆里的其他日常工作。为顺利完成普查工作,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2015年11月,古籍普查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她把心一横,年幼小宝宝送回老家,收拾行装,住进了办公室,白天进库,晚上进行数据审核、修改照片等工作,累了裹上大衣打会盹儿,加班50余天,最终完成总量近4万件文物的普查任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