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际根深情讲述殷墟考古史上的其人其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主讲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唐际根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为何选择在河南召开?”

 

  “殷墟考古十兄弟都包括谁?”

 

  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召开的第二天,一场围绕考古与考古人的讲座在河南博物院多功能厅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唐际根为广大考古爱好者作了题为《考古十兄弟:早年殷墟发掘的人与事》的专题讲座,悉说殷墟考古工地上的那些人和事。本场讲座同时也是2016中原国学讲坛“文明向心——大道额中原”系列讲座的第十讲。

 

  唐际根说,“因为中国早期社会文明三大标志性发展发生在河南。其一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变(不但是粮食丰富了,更重要组织形式复杂,促进交流与管理发展)。其二早期分散部落向统一国家发展。第三成熟文字系统产生,甲骨文;另外,中国现代考古学从安阳殷虚考古产生。”

 

  安阳殷墟是河南省第二个列入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它的发掘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一片甲骨惊天下。

 

  上世纪初,一批学者来到河南安阳,在小屯村附近蛰伏十年,从识别夯土到清理出著名的“三叠层”,他们缔造了中国考古学最早“黄金十年”。其中包括著名的考古十兄弟,李景聃、石璋如、李光宇、刘耀、尹焕章、祁延霈、胡福林、王湘、高去寻和潘悫。这批青年才俊来自当时的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校,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不屈的探求精神。

 

  他们有时长袍马褂,有时西装革履,工作于烈日炎炎和昏灯暗影之下,艰苦的条件造就了坚强的性格。考古工地上,他们发现了完整的“大龟四版”,揭露出商代国王居住的宫殿宗庙,确认了中国最早的王陵大墓。1937年,日军侵华,考古队员被迫转移,临走时为小屯村的孩子们留下了一座充满温情的“洹水学校”。在长沙,他们清楼买醉,深情结拜,互诉衷肠,摔杯之后各奔前程,留下“考古十兄弟”的学林佳话。

 

  他介绍说,从1928年起至1937年止,在李济、梁思永等人的指导下,殷墟的发掘持续进行了十五次,规模宏大,收获丰富,享誉国内外。这一考古工作,不但找到了殷商晚期的王都和王陵,证实了《史记 殷本纪》的大部分记载,为中国信史的建立,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途径,而且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也建立了牢固的根基。

 

  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唐际根用通俗的语言和大量、翔实、珍贵的图像资料,同现场的听众分享了殷墟考古史的来龙去脉,前世与今生,生动展现了早期我国考古人或辛酸、或困惑、或迷茫、或徘徊、或充满情趣、亦或充满挑战的考古生活,解读了考古人的对于历史、对于文物、对于中华文明的孜孜以求的探究情怀。

 

  “还有许多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究!”讲座结束后,唐际根回答了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

 

  【讲座嘉宾】

 

  唐际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安阳殷墟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资源学院文物专业教授等职。先后在《考古学报》《考古》《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含编著)。1999年,他率队发现商王朝中期都邑洹北商城及城内宫殿宗庙区。其科研成果和有关事迹见于《人民日报》《文汇报》《辽望周刊》和美国《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日本《东方学报》等媒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