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两项目入围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市余杭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再传捷报。在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章太炎故居与仓前粮仓两项目成功入围。

 

  仓前是全国“四无粮仓”活动的发源地,上世纪五十年代余杭老一辈粮食职工艰苦奋斗首创“无虫”和“四无”粮仓。从此“四无粮仓”活动作为我国粮食保管的基础工作和主要考评目标之一,一直沿用至今,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储藏、减少粮食损失和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好这一在我国近代粮食仓储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遗迹,余杭区粮食局主导开展了保护利用工程,于2008年8月开工,2009年3月结束,总投资约80万元。

 

  工程在原“无虫”和“四无粮仓”旧址之一的仓前粮库四无粮仓荣誉室的基础上,围绕“四无粮仓”创建史实、突出爱粮节粮教育功能为主线开展修缮建设。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地垄木板仓进行了保护加固,对三幢苏式仓、平房仓进行修缮,使仓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更好地反映历史,充分利用粮仓的内部空间,向社会征集陈展资料,充实建立为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2009年7月8日开馆,创造了一个向社会展示粮食传统文化的场所,也填补了全国粮食专业展馆的空白,意义深远。2013年仓前粮仓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在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粮食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坚持以粮食科学文化教育为特色,注重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习与体验相结合,弘扬“四无粮仓”传统精神,深入开展爱粮节粮教育宣传,提高社会粮食安全意识。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其中青少年学生近万人。

 

  章太炎故居仓前老街中段,1985年在全区文物普查中发现,198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区政府投资230万元,对故居进行维修和陈列布展。2013年区政府把故居东侧56、57、58号民居列入余杭区不可移动文物5年维修计划内。章太炎是著名革命家、思想家,是“浙江人民的骄傲”,故居是太炎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一生的特立独行、民族意识、激越气质都源于此。通过故居的修复、陈列复原,力求把一个百年之前大师生活、学习的场景展现给观众,教育鼓舞后人。故居东侧民居修复前较为破旧,且无人居住,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经过修复之后,东侧民居民居用作故居附属的游客服务中心、国学讲堂、临时展厅。拓展了故居的功能,对故居本体形成了保护。

 

  故居在完成维修及陈列布展之后,章太炎故居管理所独立运行,不断充实人员配备。故居管理所积极谋划,本体深化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引入巡更系统,定期维护。不断扩大宣传渠道,先后开通章太炎故居网站、故居微博、故居官方微信,每周将故居活动、日常动态推送给故居的粉丝。管理所充分利用了故居这个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常规、体验等活动。吸引了周边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参加活动。近五年为团体观众提供免费讲解2200余批次,接待观众近30万。故居的努力获得了社会认可,也赢得了观众的口碑,近五年来,故居共获得省市区各类荣誉近20项,同时,拥有10余项基地称号。

 

  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中,余杭区在修缮保护的基础上,从政府到民间,社会各界勤于探索,勇于实践,针对遗产特点和实际,采取开发旅游景点,建设文化纪念场馆、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宗教活动场所,延续传统生活方式等多样化的利用模式,使散落在余杭广袤土地上的文化遗产恢复了生机与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文化遗产,共享保护成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