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香坡:身为亚洲人,必须珍视汉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之一 高田香坡

 

  人物名片

    

  高田香坡,本名真菊,号香坡。1934年生于日本静冈县,师从兼松泛香、青山杉雨。谦慎书道会会员,现为日展会友、读卖书法会理事、谦慎书道会常任理事、得真会会长。23岁时其作品就入选日本美术展览会,42岁时获得谦慎书道展的最高奖“西川春洞纪念奖”。在中、日、法、美、英等国多次举办个人书法展,曾翻译《甲骨学的奇迹》一书。今虽已年过八十,仍执鞭讲台。

 

  高田香坡是活跃于日本书道界的女性书法家,是战后书道界的佼佼者,作为战后日本书法界的活字典,她向我们讲述了其学书经历。

 

  她6岁那年的6月6日开始习字,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虽为战争时期,但她在疏散地依然坚持学习书法。二十五六岁时拜青山杉雨为师,正式踏入书法界。作为一名女性,她在奔忙于家庭琐事和养儿育女的同时,时刻不忘练习书法。“母亲一直致力于家庭和书道之间。小时候,母亲写东西时总会关上门,因此家里的气氛会变得很紧张,我们就静静地等待母亲从屋里出来。”她的女儿高田八千代女士回忆道。

 

  问:我听说您拜师青山杉雨先生(1912—1993原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文化勋章受章者)后,从名古屋远赴东京学习书法,您从青山老师那里受到了怎样的教诲呢?

 

  高田香坡:当时想着只要多加练习肯定会有进步,所以写了很多。老师批评的方法很是独特,经常说“不要把这种像蒟蒻背面那样的作品拿过来”。这是因为蒟蒻的表里都一样,几乎没什么变化,不管拿多少都没什么区别。或者会说“打开窗户就看不到港口”。是指即使打开窗户也看不到港口,也就是说作品没有立体感。老师会打很多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比喻,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感受到老师言语里所充满的对书法的种种解读。

 

  问:纵观您作品的风格,有以唐楷为基础的,有仿傅山和王铎的,也有一些可以看到西岛慎一先生所说的“青山流”的作品。对于模仿老师的风格,您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高田香坡:青山老师穿着洒脱清爽,做事风格与写字亦是如此。我确实是因为喜欢老师的风格,才去跟他学的。直至现在也有 “如果我能写出老师那种潇洒的书风就好了”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才会几十,甚至几百张地去练习,拼命地追逐老师,想要无限接近老师的书风。所以我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使用了厚重的表现手法,还加入一些现代的、洒脱的感觉,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高评。

 

  确实,所有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技术上的模仿也是必须的。但在当今日本的书道界中,很多人都在模仿中虚度一生。后来我知道最适合老师的书风,只有他本人才能写出来,别人模仿的再多也不可能超越他。所以,我后来明白要学习的话就学习老师所学过的东西,朝着老师努力的方向努力,提取更多其他层面的东西才算真才实学,才有个性。我想达到的是这样的境界。

 

  问:现在来说可能并不稀奇,但您早在1978年就在巴黎,1982年在美国,1992年在英国等世界各地挥毫并举办展览会等,那么对于书道的国际化您持有什么样的看法?

 

  高田香坡:我曾在南山大学教留学生书道,当时每年都会有百余人,选择学习各种日本文化,但最受欢迎的还是书道。在和学生们的相处过程中,有人提出让我去他们的国家写书法。这也是我开始去海外发展的原因。

 

  我之前一直认为书法是以文字为素材,其前提是看得懂。而那些欧美人完全不懂汉字,但是如果静下心来优美地书写,他们也会认为漂亮,甚至也会提意见说:“写得再柔美一些”“更刚劲一些”等。我后来明白欧美人虽然不识汉字,却可以通过书写时所表现出来的耐心和优美的表现方式,让他们觉着有趣。所以我写书法可以不仅仅局限在日本。

 

  在海外举行书法活动时,最受欧美人欢迎的还是写经或者日本和歌等纯日本风格的作品。所以说,我切身感受到一方风土养育一种文字,回国之后更是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是日本人,还是应该书写适合自己国家风土的文字”。

 

  问:您1998年分别在北京、东京、名古屋举办了个展,另外2013年又在台湾举行了大规模的个展,您认为中国对现代日本书法的评价有何变化?

 

  高田香坡:我认为在海外举办比较好的原因在于,在日本举办时并没有多少人会直接指出我的缺点。虽然这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文雅”之处,但我觉着有点小阴险,不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实力来形容或许会更恰当一些。真正为我着想的人肯定会指出我的缺点。在北京举办个展时,对他们来说我是一个陌生的日本人,所以非常直白地评价了我的作品。在中国,他们首先是非常严厉地指出我作品中的漏字、错字等。由于不受任何先入观的影响,我可以听到这样直率的建议,感到非常高兴。

 

  我觉得中日书家楷书起笔的写法就不一样,甚至墨法也完全不同。特别是日本人由于受风土的影响喜欢淡雅点的,这与中国的写法略有差异。但是近几年日本书法界比较流行那种厚重的书风。越来越多的人说“不应该过多地写玩耍性质的线条”(即放松的、随意的线条)。也许当时看的时候可能挺有趣,但过后再拿出来看时就不耐看了。但是如果全部用中国那种厚重的线条的话,则会有压迫感,因此还是要有所适度。青山老师连写金文时也会加入一些玩耍的线条,这是我看到的青山老师书法的魅力所在。绘画中有“垂入”这一画法,如果用那种“垂入”的方法写,笔画就会显得很有亲和力。所以说我既想用玩耍的线条,也希望写出那种笔锋刚劲又有亲和力的线条。

 

  问:日本与中国不同,在制作作品时要将同一个内容重复写几百张甚至是几千张,您对这样的练习方法持有什么样的看法?为了展览会,有时会重复几百张、几千张地练习同一个内容,像机器运动一样毫无变化,这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高田香坡:新井光风老师(全日本书道联盟副理事长、原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曾经说过“第三张作品是最好的”。因为第一张是边想边写,虽然很有趣但肯定有不足之处。第二张是修改,第三张是正式书写,且体力也最充足,所以第三张最好。虽说把写的第三张拿到展览会上出品,但不要就此停笔,需要继续写下去。在写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发现,然后再停笔。之后再写点别的题材,我觉着这个方法很有意思。日比野五凤老师(1901―1985)认为最后一幅是最好的。即使在上了年纪后,他也会为了一幅作品写上300多张,没有达到自己想写的地步绝不罢休。

 

  重复书写同一内容的时候,我一般都是更换笔墨纸,或者换材料。如果不换的话,确实变成机器性的动作了。有时候自己觉着这部分这样写可能会更好一些,即使进行了改正,从全体上来看还是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如果换墨的话,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最有意思的是换毛笔,换笔可以重新改变黑白分配比例,写出来的东西跟之前的也会不一样。

 

  问:您在作品中采用刻字、绘画、书法、刺绣等各种形式。这是出于什么样的意图呢?

 

  高田香坡:我也不知道采用各种形式是否是好事。由于自己一直在写字,所以想换点别的让脑袋休息一下。绘画老师以前经常说“绘画的时候最好不要题跋,这样画和字都会冲突”。但是我是因为想写字才绘的画,画只是对文字的一种诠释。所以即使是刺绣,也是想着怎样才能表现出文字的乐趣,怎样才能衬托出文字。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珍视文字,既然身为亚洲人就必须要珍视汉字,所以我觉着我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书法、绘画、刻字、刺绣等都有共通点。

 

  我的好奇心非常旺盛,因为生活在贫困的时代,物质很缺乏,所以就有一种创造新东西的想法。比如说,经常想如果可以得到一套父母的和服的话,就可以用来做包,做成自己的和服等等。所以创新才是我思想的原点。当然在书法上,不可能马上就写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首先要吸收别人的东西,然后再进行创作。

 

  现在回想起来,生活在那样贫困的时代也不尽是坏事。那个时代虽然很辛苦,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迪。我们可以断粮两三天,也可以一周穿两件衣服。创新是那样的精神状态下才会出现的。

 

  对我而言书道亦是如此,与其说是喜好不如说是没有可做之事,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去外边玩因有美军炸弹袭击所以很危险,只能在家练字。我记得一件事,那时有个小电灯泡,因为不能让光漏到外面去,所以天黑的时候就在灯泡上盖上盖子,只让光照在灯下面,如今回想起那个景象真是有趣。而我在灯光下一直重复临摹同一个内容,当时也没有扩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的观察能力。我经过提前仔细观察再书写,下手当然也变得更快了。如果像现在这样直接扩印出来的话,不经过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所有的发现都是源自于不便和贫困,所以说很多这样的启发点,我们应该教给下一代。但是大家好像都已将此遗忘殆尽,或许用根本就不知道来表达会更恰当一些吧。

 

  问:您一直执鞭于讲台,教育年轻人书道,那您最希望他们继承什么呢?

 

  高田香坡:我做过很多事情,虽然走的路窄点,但是回过头来看,还是觉着咱们所使用的汉字是非常伟大的文化遗产,每个字都有其意义,稍微变化就出来完全不同的表现方法。我希望日本乃至全亚洲的年轻人重视、热爱文字,以及从文字派生出来的文化。从中国传来的汉字,我们日本人将其与本国的国土结合并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我觉着这就是日本人的“心”,希望可以以此为中心推广到其他方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