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记者”举办收藏展扬孝道
2016-05-24 23:21:38 来源:三晋都市报 已浏览次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5月22日上午,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骆士正先生名家手书《游子吟》作品收藏展开展,60余幅书法名家手书的《游子吟》令到场观众叹为观止,也契合了骆士正先生纪念母亲、弘扬孝道的心愿。
收藏展开展仪式在太原市亲贤北街三晋文化研究会书画院举行,展出的作品中不乏董寿平、陈巨锁、李大刚、刘恪山、邓明阁等名家之作,展期一个月。《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千古名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五言古诗,唱出了无边无际的伟大母爱,吟出了千千万万游子对母亲的深深眷念。可谓母爱的颂歌,游子的心声,中国人的精神宝藏。
骆士正先生的母亲83岁时去世,今年骆先生本人也已83岁了。为纪念母亲,这次,骆先生把多年来精心收藏的《游子吟》书法作品集中展现给大家。他说,书法是素质教育的载体,不但能提高人的自身综合素养,还可以培养良好品德。他呼吁年轻朋友学国学、学书法、学孝道,弘扬中国文化尊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继承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希望大家能够行孝在当下。
据悉,骆士正曾任《山西日报》特派记者,《羊城晚报》《经济日报》特约记者,长年为道义奔走呼号,现为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顾问。
骆士正1933年出生于山西芮城,195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书法名家刘增民著文说:“(骆士正)而今岁八秩有三,仍精神矍铄,健步如飞。作为报刊的专栏作家,他笔耕不辍,品评书画,推介人才,曾先后为董寿平、关山月、赵志田、刘恪山、邓明阁等四十余位书画家撰写评论文章,在诸多报刊发表。有《画师董寿平》电影文学脚本传世。”
骆先生自幼酷爱书法,少习柳、欧,有童子功,后临二王、褚体、瘦金体等。大师董寿平极为赞赏他的钢笔字。刘恪山说他的楷书秀丽端庄,有书卷气。陈巨锁赞其小楷极为精到。骆士正著有《河东放歌》《永乐宫的传说》等作品。
这次书法作品展也是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近来一系列孝文化传播活动的一项。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杜颖娜说:“骆士正先生是我会资深顾问,已是耄耋之年,还一直为宣传和继承中华孝道文化做事情,非常让人感动。这次展览后,他还要将作品整理成书,值得我们期待。”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