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江心洲发现史前人类遗址

松滋关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该遗址为长江中游同时期规模最大,说明松滋是长江中游文明发祥地之一。

 

  该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命名为关洲遗址,总面积约16000平方米。2013年,考古部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发现此处有文化层,即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等形成的堆积层。去年11月起,为弄清楚关洲遗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资助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松滋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325平方米。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称,该遗址发现有大量兽骨和密集成层分布的鱼骨,同时出土有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磨制石器,以及大量原始陶器。可知当时已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转变,生产类石器及大量陶器尤其是炊器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人类已处于比较稳定的定居农业阶段。

 

  刘辉还称,该遗址年代应为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属同时期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遗址,对认识这一时期人类聚落形态、生业类型、文化面貌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松滋此前已发现多个史前遗址,关洲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说明松滋是长江中游文明发祥地之一。

 

  江心一块洲地,何以引来原始人栖居?对此,刘辉称,考古队请中国地质大学专业人士前来勘察过,初步认为,关洲遗址在当时应与陆地连在一起,后因长江航道变化,逐渐独立成一块江心洲。“其特殊地理位置,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不便”,刘辉称,该遗址无水无电无常住居民,考古工作者只能自带干粮,每天撑着小船横渡长江往返,历经100多天,终于抢在长江水位上涨淹没遗址前,完成考古发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