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语冰:陈源初绘画的三重要素

我觉得陈源初先生的画给人直观的感觉,就是里面有很多二元对立,有人与自然、科技与文化、东方与西方等等的对立。这个是很直观的感受,因为我对陈源初先生不了解,对他的生平和思想都不了解,我只看他作品。这个感觉非常强烈,我是有意识地想在不了解他的生平、背景以及其他评论家话语的情况下,凭我的直觉去感受他的画。这是我第一个感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源初作品

 

陈源初绘画的三重要素

 

      沈语冰:浙江大学教授、著名批评家

 

      我觉得陈源初先生的画给人直观的感觉,就是里面有很多二元对立,有人与自然、科技与文化、东方与西方等等的对立。这个是很直观的感受,因为我对陈源初先生不了解,对他的生平和思想都不了解,我只看他作品。这个感觉非常强烈,我是有意识地想在不了解他的生平、背景以及其他评论家话语的情况下,凭我的直觉去感受他的画。这是我第一个感受。

 

      第二,陈源初先生的画,还是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尽管人在纽约人在西方,但是他要表达的还是一个中国画家的思想和情怀,是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文关怀的东西,这是非常难得的。当然他与我们八、九十年代的那种精神是有区别的,他的海外经历也许决定了他的作品,比我们80年代艺术家那种比较纯粹的新启蒙人文思想要复杂的多。这表现在他的绘画语言上面,也就复杂或者丰富的多。

 

      再回到画面可以感觉到的东西,他的画里有非常写实的因素,这可能得益于他早期的绘画训练,画过水彩、素描,说明他还有造型的冲动,这种冲动到了现代主义,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已经被消减了,大部分画家不再严格的造型,但是他的画里还有比较严谨的造型的东西,说明他保留了早年的绘画情结,也就是认为,绘画说到底是要造型的。

 

      但是时间经过那么多年,他又在西方,单纯的那种学院派的造型已经无法表达他更复杂的思想和情绪,所以他就采用其他更多的手法,比如纯粹抽象的手法,这在他的许多画里,尤其是在背景的制作中表达得非常清晰。

 

      他的画里还有第三重要素,那就是他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和古代文化的一种怀念,或者说怀旧,或者说一种乡愁。他的很多画里都有中国山水画的影子,只不过用油画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当然,他的这些山水里都还包含了人的影子、面孔等等,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他可能要想传达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精神,或者诉说大自然正在遭受到破坏,而人类在这被破坏的大自然中,像一个幽灵那样存在。当然,这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想象,但是凭我的感觉,我发现陈源初先生的画里至少有这样三层内涵。

 

      总结一下,第一他有人文关怀,第二他的绘画语言,包括抽象绘画的语言,包括图象的重叠、图象的运用。第三是他保留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怀旧和怀念。

 

      这是陈先生的画面带给我的直观想法。

 

      借此话题稍微谈一下由陈源初先生的画里带出来的问题。我在看他的画展时,突然想到的一个问题,中国画家——我把他定位为中国画家——与西方的画家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西方的画家从现代主义以来,带着清晰的理智和知性成份在创作,现代主义以后的画家越来越强调知性、理性、观念和概念的地位。在20世纪艺术发展过程中,6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60年代是西方后期现代主义发展非常顺畅的时期,现代主义内部毫无危机感。史特拉、诺兰德、奥利茨基等人仍旧唱着现代主义的凯歌,高歌猛进推进抽象绘画。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后来被称为极简主义的艺术家们悄然登场。他们不再强调现代主义绘画和雕塑的媒介性,而是彻底强调绘画和雕塑的物性。

 

      举例来说,画的基底画布和画板,毕竟是一个二维平面的物理存在,只不过后期现代主义画家(史特拉等),想要通过绘画语言来克服绘画的物理性。与此同时,极简主义画家却完全背离了现代主义,通过误读现代主义的逻辑,背叛了现代主义。因为极简主义公开宣扬艺术就是画布,画就是画布本身,他公开突出物性,于是就出现了一块纯白的画布或者一个纯粹的立方体,最好的画就是一块纯白的画布,最好的雕塑就是一个纯粹的立方体这样的极简主义艺术。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60年代美国艺术界一次非常重要的分离,现代主义到此时基本上就结束了,而后现代主义则粉墨登场。我想再强调一下,极简主义艺术抛弃了媒介与媒介所要表达的形象(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之间的张力,而在现代主义里这个张力是一直保留着的。一幅现代主义的绘画,不管多么抽象,也还是绘画;一尊现代主义雕塑,不管多么抽象,也还是雕塑。而极简主义的绘画和雕塑,已经不再是画,不再是雕塑,而是一个物的存在,一个对象的存在。

 

      我想说的是,西方的艺术家,至少从极简主义开始,基本上是纯理智地向前发展的,通过把绘画与雕塑的逻辑推向极致,一步一步推进绘画和雕塑,最后推到再也无法推了,绘画和雕塑就被宣布死亡。与这样的情形不同,中国的艺术家很少有凭纯理智作画或作雕塑的。

 

      陈源初先生的画给我的信息,他画得不是观念而是思想,西方人的观念艺术说起来,是针对绘画或者艺术本身内部逻辑的一种纯观念或者是纯概念的发展,所以到后来,就产生了概念主义,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在中国,艺术家似乎不太走这样的极端,中国的艺术家倾向于,或者比较喜欢表达个人对世界的看法,这个看法不是针对艺术或艺术史本身的,而是针对世界的。像陈先生的作品,表达的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这个世界包含了他的全部身世,他经历了从东方到西方,经历了早期的造型训练到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又经历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艺术语境,这里面包含了种种文化冲突,种种矛盾。因此,他采用了多元的方法来表达他自己心路历程。我觉得这是陈先生的画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最能够提供我们启示和启发的地方。

 

      沈语冰

 

      沈语冰,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与批评史。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评注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译有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9)、罗杰•弗莱《弗莱艺术批评文选》、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与人合译)、列奥•施坦伯格《另类准则》(与人合译)等,主编“艺术与观念译丛”、“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源初作品

 

      陈源初简介

 

      陈源初,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幼年时曾跟随哈定学习素描水彩油画,丁庆龄学习传统水墨。

 

      1985年获肯辛顿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纽约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1973年移居香港,绘画,在海港画廊展览售画。并工作谋生;1978年移居纽约,学习,工作及艺术创作;1983年带领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纽约举行“中国当代艺术展”,取得广泛影响。

      先后加入纽约中国现代艺术家协会,纽约东西艺术家交流协会。作品在美国加拿大多个城市展览,并为洛克菲勒集团,跨地集团,中国银行,FNT集团和众多私人收藏。著有《世界近代艺术史》,计80余万字,2000多幅图片。

      参展经历

 

      最近展览如下:

      2008南京艺事后素美术馆。

      2009 江苏省美术馆。

      2009 上海多伦美术馆。

      2009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0 北京桥舍画廊。

      2010上海柒艺术空间

      2010 香港艺术中心。

      2010 上海世博会艺术展。

      2011 北京亚洲艺术博览会

      2011 北京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2011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1 上海香地艺术中心

      2011 北京德滋画廊

      2012 艺术北京

      2012 苏州美术馆

      2013 宁波美术馆

      2014第六届亚洲艺术博览会

      2014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4中国?宋庄艺术品产业博览交易会

      2015 保利“艺起来”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5 北京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2015 威尼斯双年展

      2015 北京卧云美术馆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