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高工鲍雯君参加“中国紫砂艺术英国展”
鲍雯君参加大英博物馆"中国紫砂艺术英国展"
2016年4月,由中国国家旅游局驻英国办事处、英国伦敦大学主办;英国华人艺术协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协办的"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展",在大英博物馆隆重举行。高级工艺美术师鲍雯君携作品亮相大英博物馆,近距离与观众交流紫砂壶心得与内涵,展示优秀紫砂壶作品。
鲍雯君在大英博物馆内作品展示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在大英博物馆专题介绍鲍雯君作品--鼎盛壶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在大英博物馆专题介绍鲍雯君作品--竹趣套壶
鲍雯君与英国艺术家交流
鲍雯君在英国期间还参与伦敦大学一系列艺术交流活动,并访问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公司,就陶瓷艺术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此次展览促进了英国乃至欧洲对中国紫砂艺术产生新感知,延续了中英文化交流。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在展览期间介绍了宜兴紫砂壶文化与发展,"早在三十多年以前,贵国的女王访华时,曾在上海用宜兴紫砂壶饮茶",史俊堂自豪的向在场的英国嘉宾介绍,"宜兴紫砂已经超越了日用陶的范畴,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我们希望借'美丽中国'的契机将紫砂打造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 宜兴紫砂器在茶、陶文化相依相宜中,丰厚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传承了传统工艺思想。
鲍雯君紫砂壶作品--鼎盛壶(百花奖金奖)
鲍雯君紫砂壶作品--古韵壶(金奖)
鲍雯君紫砂壶作品--鼓福壶
鲍雯君紫砂壶作品--镶金丝祥龙壶
鲍雯君紫砂壶作品--竹趣套壶
鲍雯君的壶艺作品,自有一种令人陶醉的书卷韵味。有人说是精妙,有人说是神韵。神者:精神生动;韵者:风姿仪致也,两者皆可感受而不可具体指陈。凡有神韵之壶,皆有生命的动感和鲜明的个性。我看鲍雯君的许多作品,可谓端庄似燕赵姝丽,婷婷如吴越佳人也,壶之好坏、有无神韵,关键在于把握好壶的高矮、曲直、过渡处的韵律和组合上的节奏等等。这其中一点点小小的区别,其实也是作者其修养、思想和灵气的体现,透过她的作品,也可看到鲍雯君制作上的功力和对紫砂文化的领悟与灵气。
鲍雯君的壶,无论是创作的新品还是传统作品,她都能以对收藏者负责,与收藏者同心的艺术状态来做好每一件作品。收藏者对她的作品,有诗赞日:
天赐陶土称紫砂 神工巧技万变化
从来佳壶如佳人 雯君壶韵美如玉(时顺华--原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
鲍雯君资料:
鲍雯君 女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高级工艺美术师
首届宜兴市优秀青年陶艺家
宜兴紫砂收藏鉴赏委员会常务理事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鲍雯君1966年8月生于陶之故乡。 1982年进入紫砂工艺一厂,跟随师傅顾绍培老师,学习茗壶的设计和制作技艺,同时经常得到鲍志强兄长的悉心指导;1986年考入紫砂工艺厂研究所,95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创作的作品追求神、韵、气,曾多次在大型紫砂专刊上刊登,《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对作品专题报道,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朱玉成先生评其作品为"工艺规矩,做工地道,阳刚和柔美是她作品传递给我们美的艺术享受".
近几年制壶技艺日趋完美,与时俱进,创意新颖,制作工艺精细别致,线条挺括,造型比例协条恰当,深得藏壶家的青睐,被紫砂界人士认为,收藏鲍雯君的壶就是收藏原始股,其作品极具收藏价值。2008年6月:被授予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紫砂艺术大师,2009年6月:被授予2009中国百强优秀紫砂艺术家,2011年5月:被授予宜兴市优秀青年陶艺家。2011年9月:又入北京清华大学深造,2014年9月被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