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宋越窑瓷器的釉面特征

越窑瓷器的主要助熔剂是氧化钙,属于石灰釉。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釉层薄的特点。其釉的厚度仅为0.2毫米——0.4毫米。虽然越窑瓷釉以青釉为主,但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瓷釉的色泽也有不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越窑瓷器的主要助熔剂是氧化钙,属于石灰釉。石灰釉具有光泽好,透明度高,釉层薄的特点。其釉的厚度仅为0.2毫米——0.4毫米。虽然越窑瓷釉以青釉为主,但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瓷釉的色泽也有不同。唐代早期,釉色有青灰、青黄、淡青几种,釉层较薄,施釉不均匀,光泽度不高。唐代中期,以青色釉,釉层均匀,不见以前的淡青色釉,釉层均匀,光泽度较高。唐代晚期釉色以青黄、青灰、青泛黄为主,还有少量的青、青绿色釉。此时的釉色极佳,已有“千峰翠色”的效果,如冰似玉。五代的釉色与晚唐相类。

 

  北宋早期,青瓷的釉色以青灰、青黄釉多见,另见有少量的青釉和青绿釉。釉面薄而透明,由于此时多为纤细的刻、划花装饰,故使釉色看起来更加透明。北宋晚期,随着越窑烧造的退步,其釉色也普遍呈现出灰暗,无光泽的特点。由于釉的烧成不仅受当时烧造水平的限制,同时也受当时瓷坯摆放在窑炉的位置以及具体的烧成气氛的影响,要达到光亮滋润的青绿色调,还是很难的,所以,真正精美的越窑精品无论何时都是不易得到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