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药王庙被拆 清代庙碑下落不明

药王庙石碑目前留在广化寺-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药王庙石碑目前留在广化寺

  

碑文中出现了清代重臣“于敏中”的名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碑文中出现了清代重臣“于敏中”的名字

 

  海淀的老人们可能还记得,黄庄附近曾有座药王庙,白颐路扩建时被拆,寺庙内清乾隆年间的《重修海淀药王庙碑记》下落不明。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失踪多年的古碑,竟藏身于西城区一座寺院。

 

  事件 失踪多年的庙碑浮出水面

 

  位于西城区鸦儿胡同31号的广化寺,是北京著名的佛教寺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院东侧的旗杆下,有一块其貌不扬的小石碑。

 

  记者现场探访得知,长方形的石碑体量不大,长约1米,宽约0.5米,文字朝外,斜靠在夹杆石上,周围还码放着花盆、扫帚等物,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石碑的存在。碑文清晰显示繁体字“重脩海淀藥王廟碑記”,243年历史的石碑上,工整的楷体小字,记述了海淀药王庙的地理方位及重修时的相关历史信息。

 

  海淀药王庙的重修碑,为何出现在西城区的寺院?记者向寺内工作人员打听,没人能说得清楚,只知这块碑已在旗杆下摆放多年。

 

  追访 撰写碑文者系清代重臣

 

  关于海淀药王庙,《北京名胜古迹辞典》、《海淀古镇风物志略》均有记述:海淀镇东侧皇庄(现为黄庄)的药王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1936年北平市政府庙宇登记时,面积10亩有余,房屋22间,附属房基地55亩。1949年后庙产归公,初为公安派出所驻地,后又辟为海淀百货公司医药批发站。1991年扩建白颐路时被毁无存。

 

  药王庙被拆之后,寺院内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的《增建灶君殿碑记》,被移至石刻博物馆收藏。镶嵌在殿西墙的《重修海淀药王庙碑记》下落不明。

 

  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到,这块碑的文物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海淀药王庙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碑文撰写者于敏中也是一名很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人。

 

  于敏中(1714年—1780年),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户部事务。很多北京的史学研究者,都曾读过《日下旧闻考》,这是研究北京历史掌故的重要书作,其主编正是于敏中。

 

  分析 现状难以发挥文物价值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介绍,寺庙建筑被拆,仅存的石碑,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碑文的撰写者于敏中极具研究价值,更加提升了这块石碑的“分量”。

 

  石碑被异地保存,刘卫东判断可能是缘于有心人的爱护,但从存放现状来看,很难发挥其文物价值。刘卫东建议,既然海淀药王庙已无存,最好能将石碑收藏进博物馆,为相关研究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