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中国美术馆将于5月18日晚场开放
2016-05-14 17:42:03 来源:腾讯 已浏览次
正值“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美术馆将于5月18日18:00-20:30进行晚场开放,邀请首都百姓夜游中国美术馆。
开放当天,中国美术馆将点亮环境灯光,用美的光芒点亮京城。七大展览同期开放,观众不仅可以沿着鲁迅先生的足迹认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历程,寻找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徜徉于来自200年历史的法兰西艺术院的艺术;还可以驻足欣赏中国美术馆馆藏明四家的绝世佳作。
欢迎广大观众朋友届时光临,在中国美术馆度过一个难忘、愉快的国际博物馆日。
具体展览信息如下:
一层: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心迹刻痕——闻立鹏油画艺术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场地:1、8、9号厅
此展是2016年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将展出闻立鹏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草图及文献资料一百余幅,分为人物主题创作、风景主题创作、风景写生三个板块,将全面展现闻先生的创作面貌与艺术成就。 闻立鹏,1931年生于湖北。1947年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 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1983年至1991年任该院油画系主任。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赴法国、德国、日本、芬兰、俄罗斯、科威特、新加坡等多国及港、澳、台地区展出。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日本福山美术馆、台湾山艺术基金会等重要机构收藏。
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法兰西艺术院
展览场地:3、5、7号厅
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展之一,也是中国美术馆上半年的重点展览项目。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与法兰西艺术院共同主办,并得到法国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展览展出法兰西艺术院9位院士的66件精品,涵盖油画、版画、综合材料绘画,主题多样,展现院士们对人性及生存的思考与感悟,同时法兰西学院也会与中国美术馆联手以特别的方式来设计展厅布置,让观众在画家所营造出的梦幻而神秘的氛围中领略来自法兰西的艺术魅力。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雪岸闻香——赵羡藻摄影艺术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展览场地:2、6号厅
此展是2016年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 赵羡藻是海外华裔摄影师中的佼佼者,是最早在美国主流博物馆举办展览并被博物馆收藏的华裔摄影师之一。此次展览将通过风景、形式探索以及香港往事三部分,多方面呈现赵羡藻的摄影历程、探索与成就。其风景作品属于画意摄影,吸取了美国摄影家安瑟?亚当斯的技术技巧,融入中国“天人合一”的文人情怀,在兼具亚当斯式风景浑厚典雅的同时,更带有浓郁的东方哲学色彩,是研究东西方摄影文化差异与交融的重要素材。本次展览还将展出赵羡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香港题材作品,其以纪实的手法,呈现出一个繁华都市昔日的容颜。形式探索部分则集中体现了赵羡藻在画面构成上的艺术探索。
三层: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须其自来——谌北新油画艺术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
展览场地:13-17号厅
此展是2016年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展览展出谌北新油画作品两百余件,展现了他在油画风景画方面的成就。谌北新,1932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西南昌。其家学渊源,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又醉心艺术,以油画色彩和笔触探寻艺术魅力。谌北新自学画伊始,即着意于风景创作,以风景为题材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创作曾受到广泛关注。时至今日,谌北新始终坚持风景写生,他长于把自身的文人素养同沉静爽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将“气骨”与“诗性”注入画面,风格独具,成就斐然。
五层:
只研朱墨作春山——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美术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
展览场地:19—21号展厅
鲁迅是中国百年来文化巨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其在20世纪文学史、思想史、艺术史乃至政治文化史上都留下了举足轻重的影响。鲁迅是中国美术现代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2016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也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值此重要历史时刻,中国美术馆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倾力合作,举办此纪念展,通过呈现不同时期的鲁迅美术活动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建构、影响过程,揭示鲁迅与20世纪中国美术流变的关系,帮助观众认识中国美术发展的现代化历程。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本期精品陈列为古代书画珍品选粹——“明月入怀”,此语出自南朝·宋·鲍照《代淮王》诗:“朱城九门门九开,愿逐明月入君怀”,既指喻人之心胸开朗,高风亮节,又暗合大明王朝书画创作的大度挺健,璀璨多变。本期集中展示中国美术馆所藏明代书画珍品。遴选馆藏明初“院体”、“浙派”、“吴门画派”作品,在展示明代早中期三种艺术风格各自面貌的同时,试图揭示相互之间的异同和内在流变脉络,尤以“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精品呈现为主,而几件明代前期的佚名作品尺幅宏大、景象壮观、叙事详瞻、描绘精谨,能够较好地补充学界对于明早期多样风格混合的整体认识,从未展出的夏昶、吴伟珍品,相信更当成为此次陈列的观瞻重点。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