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州丝绸发展史对人类的贡献

  人类的服饰艺术苏州丝绸是在时间中存在的,它是有历史的。从对服饰艺术的历史观中,人们很容易看到。尽管服饰艺术在起源上或许是“服”与“饰”同步,但及至服饰艺术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期,受人们审美追求的影响,“饰”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具有一定的自我独立性的纯审美系统。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级制度日益严格。

  苏州丝绸结合苏州市科普周和“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苏州科技史科普专家、苏州丝绸博物馆书记、副馆长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为染织专业的大学生作了一堂学术专题讲座,主题:“中国古代丝绸艺术与科技漫谈”,重点讲了中国丝绸的起源、中国古代主要历史时期的丝绸科技与艺术,以及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宋锦艺术与科技成就,其中还结合了本人参与的战国、汉唐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研究与丝绸工艺技术研究,让同学们更加贴切地深入了解了古代丝绸艺术的渊源与科技文化进步。

  苏州丝绸图案是丝绸的美术设计,属艺术范畴,称染织美术。它是构成丝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纹样、构图和色彩。它以美的规律贯穿在受织物组织结构、纤维、织造工艺、服饰用途、流行趋向及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制约的全过程中。

  丝绸的纹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出土最原始的丝织品是素织物,经过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精神上的追求,才发展到有花织物。有花织物的出现,是丝绸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在丝绸图案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了时代的审美趋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