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鸿爪——深圳博物馆藏20世纪中国书画精品展》开展

  汇聚陈师曾、王一亭、徐悲鸿、溥儒等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坐标式人物精彩画作的《丹青鸿爪——深圳博物馆藏20世纪中国书画精品展》10日在浙江杭州展出,勾画了20世纪前期中国书画恪守传统和西为中用的不同艺术面貌。

  中国的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历代变革和演进而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发展体系。自宋元以来形成的文人书画传统,保持了近千年的稳定格局,直到20世纪与西方艺术进行真正“对话”,才逐渐改变了自身发展的轨迹。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丹青鸿爪”。据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故称画为“丹青”。“鸿爪”一词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用“鸿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此次展览用“丹青鸿爪”来比喻这些大师们留下来的珍品。

  该展览精选了深圳博物馆馆藏20世纪书画作品70件(组),其中既包括陈师曾、王一亭、溥儒、徐悲鸿等对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书画巨擘之作,又包括邓尔雅、何香凝、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黄君璧、黄苗子、关良等一大批成就斐然的广东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博物馆为筹备开馆向当时国内书画名家征集藏品,并得到了艺术家们的大力支持,遂使深圳博物馆短时间内获得了包括谢稚柳、陆俨少、朱屺瞻、董寿平等一大批名家无偿捐赠的精品,也成为这一独特时期的历史见证。

  徐悲鸿(1895——1953),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对中国画提倡“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无数条长长的柳丝从画面顶部垂下来,画面下方,一只乌鸦正舒展双翅、迎风翱翔,穿行于柳丝之间。徐悲鸿作于1938年的《柳鸦图》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扬介绍,这件《柳鸦图》,画面题材简单而有古意,虚实分明,构图意境有传统中国画之妙,而对动物的写实技法则借鉴了西方的透视法和造型理念,柳枝潇洒细劲,画面动感很强。

  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总能反映出当时独特的历史文化轨迹。叶扬说,本次展览不仅让杭州市民领略纯粹的艺术审美所带来的享受,还展示了中西艺术间的碰撞与融合,以及中国传统书画自身的改良和演进。

  据悉,此次展览时间将持续至5月29日,地点为浙江西湖美术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