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皮影大王”下乡巡演 传承非遗文化

夏想德师傅正和徒弟艾冬香(女)一起在后台操作声光皮影道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夏想德师傅正和徒弟艾冬香(女)一起在后台操作声光皮影道具。 

 

  “这声光皮影,蛮逼真,比当今孩子们看的漫画、木偶、动画片等都精彩!”5月6日正午12点,应城“皮影大王”夏想德的皮影戏——《樊梨花》,正式在杨岭镇文体中心大礼堂开演,该镇80后机关干部汪军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只听说过皮影,现在看了后,很震撼,明后两天准备带孩子来瞧瞧。

 

  应城皮影,又名灯影,兴于清中叶,已有300多年历史。应城市汤池镇方集村夏想德是该皮影戏的传承者,他出生于1942年10月,1959年初中毕业,考进天门曲艺工作团皮影队,拜家叔夏炳肇团长为师,至此,与皮影结下不解之缘。

 

  据悉,夏想德能从春秋时代的《封神榜》(从女娲庙降香到周武王封七十二列国),唱到清朝的《白蛇传》、《金钱记》、《三打桃花案》、《花戏》、《张恭百忍》,1036场戏,每天唱一场,每场180分钟,可唱近3年,全国少有。

 

  1964年,夏想德被天门曲艺工作团派到武汉民众乐园学习光电皮影,回到天门后创办光电皮影,与传统皮影不同,光电皮影不仅能动口、眼,还有艺术化的山水、树木、风景、雷电、闪光等灯光布景,非常逼真。古装传统剧《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八仙过海》等,现代戏《搬家》《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童话剧有《鹤与龟》《猴子偷桃》等等都被搬上舞台,表现力丰富。皮影队在应城、潜江、京山、汉川等地巡回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近两年来,应城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新局、市文化馆从发现、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着手,积极为夏想德申报孝感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为他的皮影表演联系场所,至今,夏想德的皮影队活跃在汤池、杨岭、矿山公园等各大老年活动中心人群聚集的场所。汤池皮影2015年7月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夏想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4年他还被评为第二届优秀民间艺人。

 

  这次,夏想德将带领他的专业皮影团队走进全市16个乡镇,开展巡回展演,为全市3万多名老年影迷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