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友人勒马尚30年宁波情结”摄影展昨日天一阁开幕
2016-05-10 09:48:17 作者: 翁云骞 来源:钱江晚报 已浏览次
昨天一大早,天一阁书画艺术院门口,85岁的张中杰已经牵着妻子的手,早早等待了。他们是来看一位特殊老朋友的摄影展的——
昨天上午,“法国友人勒马尚30年宁波情结”摄影展在天一阁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勒马尚先生自1984年以来,历次访问宁波时拍摄的50多幅照片,算得上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樊尚·勒马尚,鲁昂·宁波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这位曾经的鲁昂工商会国际部工作人员是个“摄影控”,在出访宁波的日子里,他把镜头对准了这座东方港城的角角落落——建筑、马路、弄堂、公园……
他拍的最多的,是宁波人的日常生活。
以一个老外的视角,看宁波逝去的城市记忆,30年来宁波的点滴变迁,都留在了这些照片中。
一张有故事的照片——
30年后他遇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
也许真是缘分吧。三十几年前,一次偶然间的快门摁动,成就了一段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跨国友谊。
2012年6月7日,勒马尚应邀访问宁波老年大学,他在摄影讲座上展示一张自己30年前在宁波拍摄的照片时,台下突然一阵骚动。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台下听课的一对夫妇——他们,正是照片的主人公。
“你说,怎么会这么巧?”张中杰笑着说。他和老伴,就是那对幸运的夫妇。拍照时张中杰还没退休,和老伴儿住在天一阁十一弄。
“那天我们逛到月湖边,不远处有一对新人在拍照,我们在一旁看得挺高兴,勒马尚就把我们拍进去了。”30年后,张中杰这样回忆起拍摄时的那一天。
“当时我是要拍那对新人,可是转头看到张中杰夫妇,他们脸上的神情充满了对往昔甜蜜时光的回味,我觉得,这会是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这是勒马尚记忆中的那一天。
故事的后续你可能猜得到,勒马尚和张中杰夫妇成了好朋友。只要造访宁波,勒马尚都会打个电话给张中杰;张中杰也会热情地邀请这个法国老头去家里吃个饭,坐一坐。
在勒马尚送给张中杰的照片的背面,他用法语写道:“感谢宁波人们的热情接待。友谊万岁。”
一段关于城市的记忆——
他的镜头,记录下30年的时光
勒马尚第一次来宁波是1984年。当时,他还在鲁昂工商会任职。
“当时,鲁昂与宁波都有互相进一步了解的意愿,鲁昂市政府就派我到宁波去考察了解情况。两个城市都是港口城市,而且历史都很悠久,所以觉得特别亲切。”在接受一家宁波媒体采访时,勒马尚如此解释道。
1990年,处于丝绸之路两端的鲁昂和宁波缔结为友好城市。30余年间,勒马尚数十次来到宁波,他为鲁昂和宁波两座城市的友好往来奔走着。
闲暇时分,宁波的大街小巷、市民的衣食住行都一一留在了这个“宁波通”的底片里。
勒马尚曾在东门口邮电大楼楼顶拍摄过一张三江口的照片。画面上,江厦浮桥跨江而立,密密麻麻的自行车和行人打桥上经过;江水缓缓流向远方,两侧,是一排排不算高的坡顶民居。
论繁华,上世纪80年代的宁波自然没有办法跟今天相比。不过,昔日三江口的热闹仍可见一斑。2014年,在“美丽宁波档案记忆”摄影大赛中,勒马尚这张跨越历史的黑白照片获得了特别奖。
建筑、马路、弄堂、公园……勒马尚的照片里,散布着宁波城市的各种细节,以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多样表情。今天看来,这些细节和表情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他们也是老外眼中的“宁波故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