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朝以前的园林与亭
绍兴兰亭
在中国古建、园林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古建、园林相伴而生、相适发展,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之一。亭,造型生动、轻巧、活泼、开朗,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更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亭的类型丰富、多姿多彩、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于园林绿地之中,点染自然山川、风景胜地,为园林景观添彩,为生活环境增趣,早已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秦汉中国秦汉时期就有关于亭的记载。秦制设有“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在乡村约五里十里设置一处,分布各地作为基层的行政单位,汉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亭长。城市中有街亭、都亭,城楼上有旗亭,在交通干道处有驿亭、邮亭,是传送邮件的中转站,兼有治安、旅店住宿的作用,还有边疆要塞建在烽火台上的亭燧,是作为报警之用的报警亭。这些亭均非用于园林,均以实用为主。
三国用于风景园林的亭始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但据记载,三国孙吴时期,吴国在建业(今南京)之郊建有一处驿亭,称为“劳劳亭”(又称新亭)。据史料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宴饮。”又有李白诗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说明该亭有聚会、游赏、送别之功用,略具游赏性质。晋时,浙江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是历史上的名亭。当初是吴郡太守谢勋被封为兰亭侯的封号亭,亭初建于水边,后移至山巅,后又移至水中。兰亭的多次移建主要是为了风水环境之需,寻找更为理想的自然环境,以观赏山水,兰亭与自然风景关系密切,具有观赏、游憩之功用。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日集诸友人,会于兰亭,并作《兰亭集序》,更赋此亭以盛名。其后,历代的风景园林中,亭被广泛应用,构成富有情趣的园林景观。
北魏洛阳的华林园,经魏、西晋、北魏等若干朝代的建设已成为名园。园中有临涧亭,建于景阳山麓、小溪涧之畔。济南大明湖的历下亭,初建于北魏,现该园的历下亭是清嘉靖年间重建的,立于大明湖湖心,尽赏四面荷花。
南北朝梁朝武帝之弟湘东王在江陵城中建有湘东苑,苑中建有隐士亭、映月亭及临风亭等,此外,梁上元县的古乐园中建有见墩亭和章移亭等。说明南北朝时,亭在园林中已不是稀有之物。
隋朝隋炀帝的西苑是当时规模巨大的名园。苑中建有16院,每院均为精美的小园林,并有各式小亭。其中最有名的亭为逍遥亭,“四面合成,其结构之精美,可称冠绝古今”,足以说明隋代的园林亭已是很精美的建筑。隋朝的翠微十二亭,是隋炀帝于山西汾水之源的管涔山营建的,名为翠微、次阆、彩霞、临月、飞芳、积翠、合璧、含辉、凝碧、紫喦、澄景及尚阳亭等,布列于管涔山之山巅、山腰及山麓。隋朝名园“绛守居园池”,是晋中一座衙署园林,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经数次改建,至唐代已是较具规模之园。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地貌丰富,北高南低,丘壑相连,溪渠环绕,植物茂盛,为优雅的山水园林。其独特之处,是园中建筑类型单一,亭是园中主要建筑,并且数量多,遍布全园。初建时园中有9亭,后又增建4亭,园中除亭之外仅有2—3处其他建筑,真可谓“亭园”也。
唐朝是中国园林的全盛时期,建有大量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及许多私家园林。亭在园林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在长安城北有三苑:禁苑、西内苑和东内苑。《长安志》云:“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而其中亭就有18座之多。亭在唐朝园林中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庞大。如可赐宴百官的曲江亭、鸿胪亭以及歌舞作乐的沉香亭等。兴庆宫是唐朝重要宫苑,也是唐玄宗李隆基听政之所,宫苑壮丽,因其宠妃杨玉环酷爱牡丹花,便在苑中龙池之北,用沉香木构筑沉香亭,周围遍植各色牡丹。据史料记载,沉香亭的形式为:重檐攒尖顶,方亭,面阔三间,有台基及栏杆,正面有踏跺。从现存西安碑林的碑刻中可见到兴庆宫沉香亭的形象。现有的沉香亭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的。
唐东都苑是在隋西苑的基址上修建的,后改名而成。其中在隋末唐初增建的亭有:回流亭、流星亭、飞香亭、长塘亭、芳洲亭、留春亭、澄秋亭等十余座。唐朝宗教盛行,佛教、道教兴盛,在其崇尚大自然的教义指导下,寺观风景园林随之发展。杭州灵隐寺是当时名刹,寺周围山水秀丽,古木参天,花繁叶茂,水流淙淙,冷泉亭即位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之中。此外,还有虚白亭、候山亭、观风亭和见山亭,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唐代盛行山水风景,随之风景名胜、郊野山水胜地得以开发,其中建有小亭以作点缀。柳宗元的零陵三亭,就是其在零陵任职时,在郊野山林的公共园林中所建的三座小亭,或冠山巅,或俯清池,令山林增色。
唐代园林中,曾出现一些特殊趣味的亭。如自雨亭,即水流从屋檐流出的亭,《唐语林》记有:“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太平坊宅有自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这是古代以人工引水取凉之作,可能是受通西域后文化技术交流的影响。又如流杯亭,是一种以流杯饮酒取乐的亭,始建于唐。流觞是中国古时一种习俗,每年三月三日至郊野水边,作流杯饮酒的一种修禊活动,即曲水流觞,借以除灾求福。早在汉代就有流杯园、流杯沟等,初为野外活动,后引入园林,引入亭中。唐禁苑内的临渭亭就是一座流杯亭。唐、宋均建有多处流杯亭。从敦煌壁画中,可看到盛唐期间,园林亭的盛行及其丰富的造型。平面有四角、六角、八角和圆形;屋顶已有攒尖、庑殿、歇山及重檐攒尖等多种类型;建筑材料上有木亭、砖亭、茅草亭和竹亭等。
亭在唐朝已普遍应用在园林中,不论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以至公共风景名胜地中均建有园亭。不但数量多,且有不少大体量的亭(皇家园林中)。在建亭的选址上,非常重视选择具有特色的园林环境,以增景观效果,以至抒发情趣,如王维的辋川别墅中在湖岸建有临湖亭,凭栏尽赏湖面景色,有诗云:“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亭的形式丰富,常见的多种古建屋顶形式已用于亭的造型上,并出现特殊趣味的亭,如自雨亭、流杯亭等。建亭材料除木材外,还有砖、竹等,说明营建技术的进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