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式的演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多立克式柱

 

  希腊早期的建筑,同中国一样,也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古希腊的制陶业发展较早,技术很高,从公元前7世纪起,已经开始使用陶器来保护木构架,到公元前7世纪之末,除了屋架之外,已经全用石材建造了。

 

  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有两种柱式同时在演进。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爱奥尼式(Ionic),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的多立克式(Doric)。爱奥尼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多立克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